编辑: AA003 2019-07-12

本来最 早就只谈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问题 ,后来外省人就拿来说更高层面 上的政治问题了 .它一直是利用这样一个情绪轴线: 我们台湾人太可 怜了 ,政治上一直都没有翻身, 一直都是被殖民, 从荷兰 ,到郑成功 , 到 日本 ,到国民党 ,整个一个叙述的史观就是这样的 ,一直到台湾出头天 , 这样一种非常带有情绪强度的叙述策略 ,的确非常具有爆发力, 也得到 现实的成功.我说成功是就其狭义意义而言 ,就是它获得政权了 . ① 那马上得天下, 也不见得同样的逻辑可以从马上治天下.我觉得 民进党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 它的支持率始终徘徊在

30 -40 %, 最 高就是去年的 总统 选举到达投票总数的

50 % 而已, 而那是一个对决 的状态.最后变成说

50 %以外的人不是暧昧地不支持它 ,而是坚决地 反对它 ― ― ―这从

2004 年3 月大选争议性开票之后, 台湾史无前例的超 大规模的凯达格兰大道前的聚集抗争可以看出来 .最后发现把选举语 言拉高到那么戏剧化 ,它的支持也不过才能达到

50 %这个门坎.那怎

65 论文 多元文化 的修辞 、政治和理论 ① 关于这个所谓 省籍路径民主化 的讨论请参考台社编委会 ,2004: 1- 27. 么办呢? 所以它当然就想要如何突破族群紧绷的状态及二元对立的话 语,要获得更多更多的群众支持.是在这样一个脉络之下, 政治与 学术 合拍了 ,然后就更密集地出现了多元文化的谈法. 当然过去台湾人对内地人对外省人那条轴线还是要用的.但是他 们现在是在打两个算盘,就是双轴并进 ,一个是不放弃原来的 省籍路 径民主化 这一轴,但是同时呢他要去进行另一轴 ,就是要软化, 或者是 偏离那样一个主流的二分叙述, 也就是要谈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翻 成白话,就是说不管如何 ,不管你认同中华民国,或者你来自蓝的阵营 , 或者你是外省人 ,都没有关系 ,我们现在要去进行一种工作 ,我们大家 过去走得太偏了 ,我们现在要谈族群多元,大家不要分彼此 ,一起 爱台 湾 .民进党在

2004 年9月,通过了 民进党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 文 这样的一个文件, 一份政策白皮书( 《联合报》 ,

2004 年9月23 日,A10) ,其实就是要去解决、 软化内部的冲突, 让本来被排斥的人认识到 我不再把你们当作外面的人, 希望你们认识到, 不管怎样, 我们 都是 属于台湾这个社会的人, 大家也许过去有些冲突, 但这些冲突应该不重 要了 ,我们要去化解我们之间的一些敌意,我们应该要在新的角色里学 习去包容 ,承认各个不同的族群, 包括外省人 ,这样可以形成族群多元 了… …照理说族群多元也就是说多元文化,目的就达到了, 但是族群多 元只是个逗点, 最重要的就是后头的 国家一体 .所以这个决议文是 相当诚实的, 标题就直接展现出来司马昭之心 , 族群多元是为了什么 呢,是为了 国家一体 .以民进党族群事务部的主任的话来说 : 以多 元主义重建台湾主体性 ( 杨长镇, 2004) .所以 , 多元文化这个辞令为 什么能找到一个发酵点, 其实就是因为它和政治的需要走到同一个点 上了 这是在地脉络.全球脉络其实就是整个台湾多元文化叙述的 主线, 是美国多元文化论的一个模拟 ,以及一个变异 ,这点我们待会再 具体说.没有全球的参照 ,在地的很多面目也不一定能说得清楚 ,这是 区分在地跟全球这两个层次来谈的原因 . 二 、作为政治修辞的 多元文化 及其对应之现实 首先我谈作为修辞的多元文化到底是如何现实地展现在台湾以及 全世界的.修辞 ,简单的意思就是某些好听的话语 ,直观上很合理 , 但66 社会学研究 200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