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19-07-12
收稿日期 2004-11-01 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231005 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3-SW-218 作者简介 黄荣辉,男,1942 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研究工 作.

E-mail:hrh@ lasg.iap.ac.cn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 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黄荣辉1 顾雷1 徐予红1 张启龙2 吴尚森3 曹杰4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0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

510080 4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昆明

650091 摘要利用我国测站的降水资料、卫星测得的 OLR 和高云量资料、SST 和137?E 次表层海温资料以及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当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处于暖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在这种情况下,南海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 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从而使得南海夏季风爆发早;

并且,当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也处于暖状态,菲律宾周 围对流活动也很强,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在6月中旬和

7 月初存在明显的突跳,从而使得 东亚季风雨带在

6 月中旬明显由华南北跳到江淮流域,并于

7 月初由江淮流域北跳到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 这将引起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夏季风降水偏少,并往往发生干旱,而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正 常或偏多.相反,当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处于冷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弱,在这种情况下,南海上空对流层下层 有反气旋性距平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从而使得南海夏季风爆发晚;

并且,当夏季热带西太平洋也处于 冷状态,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也很弱,在这种情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在6月中旬或

7 月初向北突跳 并不明显,而是以渐进式向北移动,从而使得东亚季风雨带一直维持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这将引起此两流域夏 季风降水偏多,并往往发生洪涝,而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夏季降水偏少,发生干旱.作者还从非线性多平 衡态动力理论说明了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时以突跳或渐进式向北移动起到重要作 用. 关键词 夏季风 年际变化 热带西太平洋 对流活动 文章编号 1006-9895(2005)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P461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Onset and Advanc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hermal States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HUANG Rong-Hui1 ,GU Lei1 ,XU Yu-Hong1 ,ZHANG Qi-Long2 , WU Shang-Sen3 ,and CAO Jie4

1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 2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 3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510080 4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onset and advanc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hermal states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recipitation data at observational stations of China,data of OLR and high cloud amount observed by satellite,data set of SST and ST in subsurface of the 第29 卷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