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7-11
世相 生色 阅思 辉映的星光喻军读宋史总感觉有点 吃力 ,因为它是一 个反差很强的朝代.

一方面文武簪缨、人才 辈出,一方面积贫积弱、备受欺凌.没有人否 认,宋朝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明人宋濂 说: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现代史学大师 陈寅恪曾高度赞扬宋朝之文化: 岂止夏、 商、周,即使汉、唐,也不能同宋朝相提并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 英国史学家汤恩比说: 如果让 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宋朝的文运如此昌盛,可同时,朝廷中那 种 党争不断、对垒攻讦 的文人权斗,也堪称 历朝之最.于是,我放下书本,望向窗外,去想 象一种人性的还原和内心的本源, 并试图借 助袅袅的词气、悠悠的文气,回探那一张张温 润、高洁抑或沧桑的脸.苏轼、王安石和秦观, 既是北宋年间三大杰出的文人, 又都曾作为 朝廷的官员.他们之间有恩怨、有交集,也有 惺惺相惜和冰释前嫌,让人感悟到的,是一片 胸襟气象的高华.可以说,他们之间发生的故 事,也是我读古代公案的泪点之一. 就从秦观说起吧! 秦观(1049―1100 年),婉约派词宗,为 苏门四学士 苏门六君子 之一.《宋史》言其 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 ,又言其 尝有系 笞二虏回幽夏故墟之志 . 乍看这两句话,好 像秦观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侠士, 文风定然畅 快淋漓,其实不然.这两句话指向的应是少年 的秦观.其实,他天生多愁善感、气质优柔,是 个少年丧父、居家苦读、体质文弱的书生. 所幸者,他遇到了 命中贵人 .与大文 豪苏轼的交游,深刻影响其一生.秦观是个 一根筋 的人,无论政治风云、个人遭际如 何动荡变幻,他从不站在为己谋算的角度去 揣度人,而是秉持自性,抱持立场,终身奉苏 轼为师,故苏轼称其 才敏过人,有志于忠 义 ,足证法眼如炬. 秦观吟有两句诗: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 愿一识苏徐州. (《别子瞻学士》) 诗的背景 是这样的:熙宁十年,秦观怀着仰慕之情,拜 谒徐州新任太守苏轼,是为初次相识.次年, 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想必苏轼 看出了秦观惊人的才华,赞其 有屈(原)、宋 (玉)之才 ,当然,这是苏轼蔼蔼长者之风的 体现,虽对秦观有明显拔高,应属可以会心 的对晚辈的奖掖. 正是这样一种知遇之恩, 使秦观刻骨铭心.后来,他和苏轼的缘分穿 越了时间的风雨而贯穿始终,即为明证. 两人曾同游吴江、湖州、会稽等地,于湖光 山色中,谈诗论道,藏否人物,算是正式结交. 古人有 考志 一说,即通过接触和交流了解对 方的器识、才华和志向,秦观作为关门弟子,苏 轼对其若有 考志 之意,也属正常不过. 在苏轼的引导下,秦观发奋苦读,却两 度应试,皆名落孙山.情绪低落之际,苏轼特 意作诗予以勉励.这还不算,元丰七年(1084 年),苏轼途经江宁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的 人品才学, 后又致书道: 愿公少借齿牙,使 增重于世. 王安石也赞许秦诗 清新似鲍 (照)、谢(灵运) ,予以肯定. 我再三品读这件事的过程,颇有感慨,甚 至感动不已,觉得有稍加深入解读的必要. 首先,苏轼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官职也 不低(徐州太守),秦观只是一名尚未成名的 文学青年, 但苏轼却以雍容的名士风度,不 但接受了秦观的拜访, 且与之结伴出游,充 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爱才之心. 其次, 1084年,47 岁的苏轼离开贬所黄州, 奉诏赴 任汝州(今河南汝阳,后未成),途经江宁(南京),专程拜访昔日政敌、63 岁的前宰相王安 石,欲为当年 新旧两党 由于不同政见所导 致的不和及误伤向王安石表达内疚之意.不 曾想,已经下野七八年、时在病中的王安石 听说苏轼到了江宁,竟风尘仆仆赶到渡口等 候,这是多么入画的场景啊! 江宁数日,两人多次作诗唱和,谈玄说 妙,其乐融融.苏轼游钟山后吟到 峰多巧障 日,江远欲浮天 ,王安石读罢,谦称 老夫平 生所作诗,无此二句 .苏轼离开后,王安石又 对人说: 不知更年几百,方有如此人物. 历经宦海浮沉的政治对手, 而今捐弃前 嫌,惺惺相惜,这是一种 放下 的境界.另外, 苏轼把秦观托付给王安石,按寻常逻辑看,应 属所托非人,毕竟秦观已列入自己的门墙,再 则过去和王安石又有那么多的隔阂和互伤,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深知王安石这等人物, 必有恢恢的气度,岂可以寻常之情视之?我以 为,性情如王安石、苏轼这样的人物,于公可 以势同水火、 寸步不让, 于私却可以把酒言 欢、肝胆相照.下面这个例子,正是泪点: 乌台诗案 发生时,王安石已罢相三年, 正在江宁隐居,当他知晓苏轼遭此劫难后,竟 连夜写信派人飞马进京呈神宗, 信中有这么 一句话, 份量很重: 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思之再三,决定放过苏 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试想,当时苏轼已经 被定罪,自忖凶多吉少,甚至给胞弟苏辙写信 交代了后事.入狱后,在 天下之士痛之 却 环视而不敢救 时,没曾想赋闲在家、不问世 事却声望犹在的昔日政敌王安石, 振臂一呼 跳出来解救苏轼,吁请神宗刀下留人,这是 何等磊落的胸怀和高贵的人格啊! 而苏轼向王安石推荐屡试不中、一介无 名词人的秦观,也是他有情有义和注重才学 人品、不计门庭出身的气度使然,秉持的还 是那份扶持晚辈、唯才是举的古风,故而我 在另文中说过: 文人相轻不是大文人所为, 大文人看见别人有美妙 的才华, 非但不会忌妒, 反倒会倍加呵护,给予方 便,所以,才当得起一个 大 字啊!另外我思忖, 苏轼之所以向王安石推 荐秦观,也可能考虑到自 己即将赴任汝州,相距遥 远,对居住高邮的秦观关 照不上,而秦观却与江宁 的王安石有地利之便.把 秦观推荐给王安石,以王 安石的崇高威望,定能使 秦观在文坛上 有所增 重 , 也算了却了作为师 长的一份心愿,这又是多么深厚的一份师生 之情啊!苏轼当然不会忘记,自己当年应试 科举, 也曾得到前辈欧阳修的极力举荐,才 使得宋仁宗关注到他,并高兴地说 吾为子 孙得两宰相 (另一个指苏辙). 以后,苏轼的延誉、王安石的勉励,终于 使秦观脱颖而出.仅过了一年(元丰三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