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07-10

9 1

9 年,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 是商埠区保存较完 整的南欧巴洛克建筑 , 在西洋 建筑繁多的商埠区 , 这种有别 于德 、 英、美的南欧风格建筑在 省城也是独一无二的 . 老济南 都管它叫 老 洋行 或 老 银号 . 老洋行 是一座具有典型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 两层带阁 楼砖木结构 , 坐西朝东 , 楼体呈 凹 字形 , 在凹进去的部分有 两个观景阳台 . 它吸收了宗教 特色又有享乐主义色彩 , 外观 整体构造复杂 、 华丽高贵. 山东丰大银行当年经营普 通银行业务兼办有奖储蓄, 后在 上海 、 苏州等地设立分行. 创立 人潘复为山东济宁人, 是北洋政 府叱咤风云的人物, 曾任北洋政 府末任国务总理兼交通总长. 真 正让 老洋行 家喻户晓的还是8 年前的平移工程 , 2005年9月因 纬六路道路拓宽, 它被向西平移 了15 . 4米,引得市民争相目睹 老房子如何 行走 . 平移和改造 后, 老洋行 华丽转身成为了高 级餐饮会所, 焕发了新的生机. 七月里 , 我第一次走进了 老洋行 , 正值下午三四点钟 , 已经没了食客 , 包间不多 , 名字 都用商埠区昔日的老建筑命名,除装修风格复古外 , 还有一 些民国时期的收藏品陈列其中,更显民国范儿. 沿南面的枣 红色木楼梯上去 , 二层最大的 房间是丰大厅 , 东面两扇大窗 和一道落地玻璃门使得光线充 足. 继续拾级而上去了阁楼 , 那 里才是我喜欢的格调 . 屋顶复 杂的坡面让小窗可以投进光来,裸露着的椽木 、 檩木刷过油 后呈古铜色 , 这种不经意的 装饰 更加返璞归真.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老洋行 是幸运的 , 没有消 失在高楼大厦中 , 希望它以后 能守望历史, 再现生机. 涅重生老洋行 文/画 张国华 在这里我度过大学四年 ⑧ 父亲是一眼姓王的泉 . 这样 说, 是因为, 父亲的名字中有 泉 在淙淙流淌. 五十多年前 , 父亲拼了自己 的努力, 终于将根从泥土里拔了出 来, 迈着两条沾满泥的腿, 从沂蒙 山到济南读中专. 毕业后, 父亲响 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 坐着 绿皮火车南下到了黔南山城都匀. 父亲在都匀与母亲相识 、 结婚,有了我和弟弟 . 打我记事起 , 父亲便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济南 的山和水 , 比如千佛山 、 大明湖 、 趵突泉, 还有金牛公园. 听得出父 亲对这些地方充满了留恋和欢喜. 父亲保存了一些老照片, 其中 有几张与济南的山和水的留影 . 但关于济南, 父亲自有他的遗憾. 比如, 他从未去看过珍珠泉, 不是 他不想去, 而是他进不去. 这眼泉 被锁在了深深庭院当中 , 就像养 在深闺的女子 , 一般人难以见识 它惊艳的真容. 上世纪九十年代 , 父亲患重 病到济南住院做手术 , 母亲和我 陪着他 . 此时的他像一根形销骨 立的温度计 , 探得世态炎凉的同 时,也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自 己的身体上, 偶尔提起珍珠泉, 仅 是说说而已, 直至离开人世. 后来, 我终于听说, 珍珠泉大 院正式向社会开放了 . 它终于敞 开两扇朱漆大门 , 款款地走到了 人民中间 . 我却提不起去看撩开 神秘面纱的它的兴趣了 . 我第一 次听说它, 来自父亲口中, 现在父 亲没了 , 没有人与我分享看珍珠 泉的乐趣了, 我还去看它干吗? ! 但,今天 , 在一个盛夏的上 午, 我来了, 替父亲看珍珠泉. 朋友是个 老济南 , 陪着我 进入院内 , 一路给我讲着有关建 筑的掌故轶闻 , 不知不觉地走到 了泉边. 环绕四周有很多眼泉, 与 珍珠泉共同组成了珍珠泉泉群 , 一律青石井台, 大理石井面, 条石 井栏 . 探身望去 , 泉水呈淡银灰 色,静如处子 , 波纹不兴 , 浮起几 片落叶, 映出天光云影. 济南地下 的泉太多了, 有名者七十二眼, 像 孔夫子门下的七十二贤徒 , 更多 的是这类无姓无名的泉 , 散布在 市井 、 街巷和庭院当中 , 自由惯 了, 也无拘无束惯了, 从地下轻歌 曼舞地自然流出, 来到纷扰人间, 成为大地上一双双透亮的眸子. 走近珍珠泉, 泉池呈长方形, 中央鱼群稠密似不透风 , 一齐划 开鳍的桨, 搅起磨盘大的水花, 侧 耳谛听, 于众鱼喧哗之中, 有争食 声,极细极小 , 却极多极烈 . 东西 两侧没人喂食, 鱼稀稀落落几尾, 够不上群 . 我踱到西侧 , 倚栏观 泉, 真的就叫我捕捉到了 珍珠 . 只见水泡自水底泉眼缓缓涌出 , 冲破沙和石的罗网 , 迅疾地翻上 来一线小泡, 仿佛水中藏着个人, 口衔一根苇秆 , 不歇息地吐着泡 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