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9-07-10

2011 年台湾发生塑化剂 污染事件后, 依据 《食品安全法》 及 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卫生部将邻苯 二甲酸酯类物质列为食品中可能 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设定了邻 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和食品 添加剂中的临时限量, 其目的是排 查在食品中人为非法添加非食用 物质行为.目前, 国际食品法典委 员会、 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 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限量 标准.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 品添加剂, 不允许直接添加在食品 中.但是, 作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 增塑剂, 可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到环 境或食品中, 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在空气、 水和食品中均可能检出邻 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人体可通过 环境、 膳食和饮水等多种途径摄入 这类物质. 措施 对全国白酒生产企 业进行排查 问: 监管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 些措施? 答: 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 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 要求企业认真查明可能导致白酒 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 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 包括采取调 整工艺设备、 更换接触材料和产品 包装等措施, 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坚持从严监管, 发现任何 违法行为, 一律依法严格查处.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将排查全国白酒企业 ――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酒鬼酒中检出 塑化剂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酒鬼酒中塑化剂超标问题

21 日 被监管部门证实, 而根据通报, 还有 白酒中被检出微量塑化剂.监管部 门反应迅速值得肯定, 但公众还希望 知道, 被查出含有塑化剂的白酒有哪 些品牌, 其含量是否超标.公众有权 知道真相的全部, 因为这与消费者健 康紧密相关. 酒鬼酒含塑化剂的报道这几天 成为焦点, 公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由 此可见一斑.但是, 作为行业组织, 中国酒业协会在今年4月的一份说明 中强调的是, 白酒 近40 年未出现因 塑化剂致病案例 . 对健康是否会产生危害, 不是谁 说了算, 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验证.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 就详细列明了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俗称塑化剂) 的限量值.既然设定限量值, 那么超 过限量值就可能威胁健康.尊重科 学是对公众负责, 明明白白才是尊重 科学、 尊重公众. 事实上, 从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 件来看, 大量令世人震惊的问题多年 之前就已经是业内 公开的秘密 . 但无论是企业, 还是协会, 甚至包括 部分基层监管机构, 对问题都是睁一 只眼闭一只眼, 致使躲在食品里的 妖魔鬼怪 能长期 潜伏 . 要真正把食品里的 鬼 挖出来, 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需要企 业、 行业协会、 监管部门和公众的共 同努力.把游荡在暗处的 食品幽 灵 拉出来, 放在阳光下暴晒, 让失信 付出的成本大于失信获得的利益, 诚 信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心中真正的生 命线.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还有多少酒中有鬼? 新华社记者 朱立毅 一则 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 的 消息, 使白酒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风 波.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 白酒中为 何出现塑化剂?酒中塑化剂的含量 有无标准?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 会造成损害?谁为消费者知情权护 航?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检测方: 样品肯定超 标, 但无法确认是 酒鬼 酒 近日, 有报道称, 经第三方检测, 酒鬼酒中共检测出

3 种塑化剂成分, 其中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超标 260%, 成分含量为 1.08J/K. 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定, DBP的最大 残留量限定为0.3mg/kg. 新华视点 记者联系到了报道 提及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天 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据了解, 该机构隶属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 In? tertek 集团, 专门从事质量和安全服 务, 今年还获得上海质监出具的食品 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天祥集团中国总裁柏学礼21日向 记者证实, 上述报道中引用的数据出自 公司的测试报告, 但报告中并没有出现 酒鬼酒的品名, 我们只对来样负责, 样 品是何品牌、 经过什么保管, 我们无法 确认, 无法监控. 根据公司与客户之间 的协议, 上海天祥无权向第三方公布测 试报告的具体内容. 天祥集团介绍, 今年10月25日, 公司收到一位客户提供的样品, 要求 检测其中的塑化剂含量.样品的来 源和抽取方法, 以及样品在送达前的 保管方式由客户实施, 并且由客户自 行负责.公司根据中国国家标准规 定的程序对样品进行了测试, 并于10 月31日出具测试报告, 报告中并未列 明样品品牌. 事件曝光后, 上海天祥进行调查, 在公司内的其他实验室对剩余的样品 进行平行重复测试, 并且按程序进行 了质量保证审核.结果显示, 根据客 户提供的样品, 最初的报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