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9-07-07
SOCIOLOGY OF ETHNICITY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第54 期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2009 年8月10 日目录【论 文】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 ――以锡盟东乌旗一个牧业社区为个案 马戎寻找满族 ――思考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及其影响 定宜庄 胡鸿保 【书评】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族群与边疆:另一张隐在的面孔 ――兼读狄宇宙、韦栋主编《中国历史中的政治边疆、族群边界以及人文地理》 袁剑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论文】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 ―― 以锡盟东乌旗一个牧业社区为个案 马戎为了理解建国后几十年内蒙古草原牧区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理解牧区民族关系的演变,对内 蒙古牧区的基本情况(草原面积、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蒙汉民族互动的基本模式)有一个宏观 的了解十分必要.

以宏观背景为基础,我们可以对草原牧区的人口迁移历程及不同历史时期移民 对农牧关系和蒙汉交往的影响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理解今天内蒙古草原牧区蒙汉关系的 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949 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在

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范围内所推动的行政 整合、经济整合、文化整合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以前的各个朝代还是民国 时期,都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西藏、新疆和内蒙古边疆地区,基层政权、工贸企业、 银行(信用社) 、学校、医疗、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军队与边防建设、警察与户籍管理等系统都 按照现代国家的治理模式,采用统一的体制,自上而下建立起来.从此,中央政府的政治路线、 经济体制和各项政策在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基层组织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在建国后的

60 年里,我国各项制度和政策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以农村为例,就经历 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文化革命、家庭承包制等多次体制变迁.在这些体制(行 政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商业管理体制等等)下曾存在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经营模 式,存在不同的迁移管理模式和人口迁移行为,这些都影响了内蒙古牧区的 移民-本地居民 关 系和蒙汉关系的走向.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在我们多年来无论是在汉族聚居区还是少 数族群聚居区开展的社会调查中都得到证实.因此,本文对牧区蒙汉关系演变的分析,将以制度 变革作为社区变迁分析的主要线索, 分析在各种体制下草原牧民作为个体或群体如何生活和生产, 如何与本社区成员和外部人员互动交流,他们在两种体制接替的转型期如何根据外界条件和自身 利益和理性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宏观视角将有可能帮助我们从总体社会制度和人口迁移政 策演变的高度来理解一个具体牧业社区,又进一步通过透视这个社区的变迁过程来努力理解和把 握草原蒙古族社会发展和蒙汉交往的总体轨迹. 在对草原牧区的社会变迁进行描述与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将以一个具有典型性的蒙古族草原 牧业社区作为我们观察和分析的个案,希望通过 解剖麻雀 的人类学社区调查方法,揭示牧区 蒙古族基层社区的体制、结构和蒙汉关系的演变.我们的调查地点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 乌珠穆沁旗沙麦苏木的呼日其格嘎查1 .选择这一社区作为调查分析对象有两个考虑,第一个理由 是因为它在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人口密度、民族构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等方面在 内蒙古草原牧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外一个理由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