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9-07-07
孙绍波画第一次抉择 从专科医生转型到全科 ! # 年, 朱兰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 来到上海市徐汇区日晖医院,成为一名心内 科医生.

没想到 $ 年之后就面临职业生涯中 的第一个抉择: %&

&

'

年为适应社区卫生改革 需要, 日晖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许多 同事纷纷跳槽, 是去?还是留?是继续做专科 医生还是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面对抉择辗转反侧时, 脑中浮起曾经思 考的那些问题:怎样做才能改变大医院人满 为患的状况? 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朱兰说, 解 决这些问题需要筑牢基层卫生健康这道堤 坝, 做到居民少生病、 晚生病、 生小病, 全科医 生无疑是承担这项使命的最佳人选,所以她 毅然决定留下来,参加了当时上海市卫生局 组织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朱兰背起医 药箱, 骑上自行车, 穿行在社区里.回顾那段 日子,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夏日的烈阳和冬日 的寒风, 而是居民们不信任的眼神、 质疑的声 音还有砰砰作响的关门声. 小区里有位袁老伯因脑梗导致偏瘫, 性 格变得孤僻暴躁. 朱兰第一次上门, 他连连摆 手, 不耐烦地说: 斜土斜土, 又斜又土, 三级 医院都看不好, 社区医生有啥用? 朱兰头回 听到这样的评价,平静又礼貌地说: 您真有 趣, 来来来, 就让我这个又斜又土的医生来给 您看看嘛, 您也没有什么损失呀! 见她一点 不生气反而笑脸相迎,袁老伯倒有点不好意 思了. 朱兰先跟他聊家常, 再根据他的病情调 整药物, 制订康复计划.还结合居住情况, 建 议在向阳的墙壁上安装拉手、在浴室铺防滑 垫等, 解决老人锻炼和跌倒等问题. 一次次上 门让袁老伯打心底里认可了这个瘦弱又文静 的小医生. 如今他的病情已明显改善, 性格也 开朗了.有一次离开袁老伯家里时,他忽然 说: 小朱医生,以前跟你说的那些话,对不 起!这些年来多亏有你, 谢谢你! 一句 谢谢 , 让朱兰心生感动: 这一次从专科医生到 全科医生的抉择, 做对了! 第二次抉择 从治疗疾病到健康管理 (&

)! 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家庭医生 制, 朱兰成为了第一批家庭医生. 如果说大 医院的医生是在下游将落水者拉上岸,那么 家庭医生的责任就是在上游提醒大家:此处 水深, 小心落水.只有在上游筑坝值守, 才能 避免更多人落水. 朱兰认为, 患病后的随访 治疗已远远不够, 把重心放在治病? 还是健康 管理?她面临人生第二次抉择. 在市区两级卫生部门支持下,朱兰远赴 澳大利亚、 美国接受全科专业培训, 回国后又 收获了一系列学术职务, 如中华医学会委员、 医学书籍主编、 杂志社编委、 上海中医药大学 客座教授等, 从原先的 小医生 成为小有名 气的 明星医生 , 朱兰为居民的健康服务有 了底气.她和同事们以 健康 为中心, 开展 各类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家庭健康评估研究, 构建 *+ 余个细化指标的应用, 使社区健康管 理更具针对性、 有效性;

重点研究高血压等慢 性病的防治, 探索群组干预管理新模式. 社区居民陈阿姨是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 患者,每天服多种药物但病情控制仍不理想. 听闻朱兰正在开展群组干预管理,马上报了 名.半年时间里,包括陈阿姨在内的很多居 民, 改变了多年来的不良生活习惯, 走出了用 药误区.如今, 陈阿姨的血压已有效控制, 药 费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困扰她多年的蛋 白尿也消失了.通过群组干预管理,社区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