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9-07-06

3 个字.写完后对外 侄说: 你等墨干了拿回去, 明早贴起, 自己买挂火炮子放, 包你的包子好 卖. 外侄拿回去, 当晚就贴好了. 第二天, 天刚麻麻亮, 外侄已蒸 好了

10 多笼包子后, 自己把火炮子点 燃, 乒乒乓乓响起来.人们听到火炮 子响, 都跑到梳子巷来看, 才晓得包 子店开张.忽然, 有人看见红纸招牌 上写的 点心店 三个大字, 下款是苏 东坡, 就吼起来: 你们看, 大文人苏 东坡写白字, 点心店的心字, 中间少 一点! 这一下, 大家都拥到招牌下面 七嘴八舌说开了: 苏东坡是咋个搞 的嘛, 少了中间一点. 是不是忘记 喽? 不会嘛…… 人些说长道短搞 了一大早晨, 大家的肚皮都整饿啦, 就买包子吃, 不一会儿, 蒸好的包子 都卖完了. 没几天, 苏东坡写白字的事, 一 传

十、 十传百地传遍四川各地.打马 的, 坐轿的, 牵丝不断, 都来看苏东坡 写白字.饿了都买包子吃, 外侄的点 心店硬是生意兴隆, 赚了很多钱. 一天, 外侄听到吃包子的人说, 苏东坡写白字, 点心店的心少一点, 就像包子没有心子一样.他听后心 头一想: 舅舅那么好的才学, 连个心 字都写白了, 让人说笑话, 说是我这 包子没有心子怎么对喃.第二天, 他 就跑去缠住苏东坡, 要把那心字的一 点添起.苏东坡实在没办法只好跟 外侄一路, 到店里把墨磨好, 搭起梯 子, 拿起笔, 咚 的一下, 就把那一点 杵起.喔, 这一点添起后, 点心店就 成了鸭儿的脚――拐啦!从那天起, 再也没那么兴旺了. (李正庸 收集整理) 苏东坡写白字 历史悠久的峨眉虫白蜡 (以下简称 白蜡) 起源于隋末唐初, 距今已有

1300 多 年的历史.曾远销全国

20 多个省市及 欧、 美、 东南亚市场,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 产品. 作为峨眉山珍稀特产的峨眉白蜡, 它的起源还有一段与药王孙思邈有关的 传奇故事.据峨眉山市白蜡重点产区之 一的绥山镇炳灵村二组

85 岁高龄的老蜡 农王文鼎老人口述, 他年轻时就听前辈 人说: 峨眉白蜡的起源应归功于药王孙 思邈. 隋末唐初, 药王孙思邈 (581―682) 于隋大业

14 年(618) 及唐武德

9 年(626) 前后, 两次来峨眉山住在清音阁后山的 牛心寺.他常年不辞辛劳地进深山, 攀 悬岩, 尝百草, 访药农, 同时采集各种草 药炼制 太乙神精丹 .一日, 他在太峨 寺后山上发现几棵树上结有很多果子, 大小如碗豆, 果子下方还吊有白色透明 的水珠, 尝之带有甜味, 他想此果可以做 药.于是他每隔三五天就去看一次, 后 来当那些果子成熟后又发现树枝上密布 着一层小虫, 他摘下果子扳开果壳看见 里面还有许多小虫, 以他的经验那些小 虫必定有雄的有雌的, 有雄有雌就可以 繁殖后代, 不久他又发现一些树枝上竟 长出一层白霉 (即今蜡花) , 而且一天天 长厚.他采下白霉尝之无毒, 他想如果 把白霉经过提炼一定大有用处.到秋收 时他又发现原先的小虫变成蛾飞了, 并在白霉上留下许多眼孔,证明虫子活了.随后他每年上山都注意观察, 看到 很多树上都吊有果子, 而且果子下方都 吊有水珠, 几年观察, 年年如是, 这更引 起了他的浓厚兴趣.经过研究还发现那 些白霉可治刀伤.白霉成熟后经过熬炼 还可以做药用, 有止血生肌的功效. 随后他就动员峨眉山上的农民及时 采集树上的白霉, 同时教会大家如何提 炼.又经过几年努力, 把野生虫子变成 人工培育, 再将虫子放养而长成白霉, 白 霉再提炼白蜡, 这就是峨眉白蜡蝗起源. 前辈人又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一套 白蜡虫培育和生产白蜡的经验, 一直沿 袭至今. 当今峨眉白蜡已成为峨眉山极其珍 贵的资源, 年产数十吨, 在山区农民增收 致富和支援国家建设以及外贸出口等方 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人们无不深情怀 念峨眉白蜡的发现者孙思邈. 据 《峨眉山志》 记载, 孙思邈两上峨 眉山, 历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