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7-06

2001居民调查人数按全市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总 人口数1194.1万人(14岁以上人口)的1/4000的比 例抽样,共调查了3062入,经复核取得有效调查表 主堡煎鱼疸堂盘查;

!!!生!旦箜!!鲞釜!塑 堡垒也』垦2ii!坐i!!:垒坚!塾!!!!!y堂:!!!盟!:! 格2945份;

2004年居民调查人数按全市公共场所 禁烟范围总人口数950.3万人(14岁以上人口)的1/3100的比例抽样,获得3362名居民调查问卷,经 校验获得有效调查问卷3143人份. 2.调查方法:调查方案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关于吸烟情况标准化调查方法的建议 的 要求拟定的.调查表格以WH0关于 普通人群吸 烟调查指南 建议中的成人吸烟调查表为基础,参考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按健康教育评 估理论和法规可能的影响程度修改制定而成,制定 方案过程中组织了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对调查方 案和调查表进行过数次讨论后拟定.经反复修改并 施行预调查后正式使用.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 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对法规的认知及评价等. 3.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是否吸烟、吸烟 量、戒烟史、非吸烟者的被动吸烟情况、法规执行情 况等问题. 4.资料处理与统计学分析:三次调查均由受过 专门培训的医学本科生调查员,按照现场调查员手 册的要求,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入户询问,并根据 调查对象的回答填写有关表格,将资料缺失>

10% 的问卷做为无效问卷,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予入档. 用Epi 6软件建立数据库,设立逻辑检错,对首先录 入的15%数据实现双份录入,保证录入准确无误后 方进行全部资料的录入.用SAS 6.03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1.单位(学校)的禁烟工作情况: (1)单位(学校)对禁烟工作的重视情况:由3年 的调查可知,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其所在单位领导是 否重视本单位的禁烟工作时,

1997、

2001、2004年回 答重视的比例分别为57.83%、59.54%、49.42%. 由此可见,在法规最初实施的几年内,单位领导比较 重视禁烟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对禁烟工作的 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法规执行 情况有所弱化(经x2检验,P=0.000,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见表1. (2)单位(学校)会议室是否有禁烟标志:当被调 查者被问及其所在单位会议室是否有禁烟标志时,

1997、

2001、2004年被调查者回答有的比例分别为 74.42%、66.21%、67.28%,2001年与2004年的比 例均比1997年低(经x2检验,P=0.000,差异有统 ・695・ 计学意义),但大部分的单位会议室还是有禁烟标 志,各年的比例均超过60%(表1).2004年的调查 还反映出开会时有49.58%的人还在吸烟;

当单位有 人吸烟时,有44.40%的被调查者反映会有人进行劝 阻,38.05%的人反映没人劝阻(表1). 表1

1997、

2001、2004年北京市单位禁烟工作情况 注:括号外数据为频数,括号内数据为百分比(%);

P值均<

0.000;

x1:单位对禁烟的重视情况;

x2:会议室是否有禁烟标志;

x3:是否有公共场所禁烟检查员;

x4:最近一年在法规规定的公共 禁烟场所是否见过检查员批评或处罚吸烟者;

x5:最近一年是否听 到过表彰或者处罚控制吸烟的信息;

x6:最近一年在法规规定的公 共禁烟场所是否见过人们吸烟 (3)单位(学校)是否有公共场所禁烟检查员:自1996年法规开始实施1年后,1997年公共场所禁烟 检查员的比例即达到31.07%,随着法规实施的不断 推进,到2001年公共场所禁烟检查员的比例已经达 到了50.3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禁烟工作的力度有 所降低,2004年调查时,只有21.12%的人知道本单 位(学校)有禁烟检查员(经x2检验,P=0.000,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最近一年在法规规定的公共禁烟场所是否 见过检查员批评或处罚吸烟者:当被调查者问及最 近一年在法规规定的公共禁烟场所是否见过检查员 批评或处罚吸烟者时,1997年8.92%的人经常看 ・696・ 史堡煎堡疸堂苤查圣!!!生!旦箜!!鲞笙!塑堡垒也』垦垡!!里型!垒坚!墅!塑!:! 见,32.25%的人很少看见,13.94%的人曾经看见, 而44.89%的人从未看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