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7-06

改造的步行道,不小于 1.5m 自行车道 单向单车道不小于 1.5m;

单向双车道不小于 2.5m, 双向行驶的不小 于3.5m;

改造的自行车道,不小于 2.5m 综合慢行道 ― ― 郊野型绿道 步行道 不小于 1.5m,改造步行道结合现状条件,不宜拓宽 自行车道 不小于 2.5m,结合用地条件设置,应满足会车需要 综合慢行道 不小于 3m 生态型绿道 步行道 不小于 1.2m 自行车道 ― ― 综合慢行道 不小于 2m 注: 表示必须设置,表示可设置,―表示无需设置. 6.4 绿道游径的纵坡、横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两侧可设排水井、排水沟等.坡度设置要求见表 2.? 表2 游径坡度设置要求 游径类型 纵坡要求 横坡要求 步行道 大于 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加以防滑措施 不应大于 4% 自行车道 宜小于 2.5%;

改建道路、受地形影响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大不宜超过 8% 宜2%-4% 综合慢行道 宜小于 2.5%;

改建道路、受地形影响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大不宜超过 8% 宜2%-4% DB4403/T 19―2019

5 6.5 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纵坡大于或等于 2.5%时,纵坡最大坡长设置要求应符合 CJJ

37 中相关规 定.? 6.6 路面和路基要求 a) 各类型绿道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 CJJ

37 中的相关规定. b) 绿道路基和路面应根据筑路材料、路基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结构层组合和厚 度,应满足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及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c) 绿道应根据道路排水总体设计的要求,结合必要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形成合理、完整 的排水系统.若考虑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道路,路面结构应满足透水性要求. d) 路面面层应满足抗滑和平整的要求,确保安全、舒适及连续通行. e) 路面面层铺装样式和色彩应区别于城市道路, 可通过设置地面标志标线、 高程差等方式增强绿 道的可识别性. f) 绿道宜使用防滑、透水、耐磨的铺装,可适当使用环保再生材料. g) 儿童活动场地区域宜选择柔性、耐磨的地面材料,不应采用锐利的路缘石. h) 生态型绿道可保留原有裸土路面,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排水和固坡防护设施. 6.7 绿道连接线要求? a) 应利用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标识设施、安全隔离设施等完善交通组织和衔接. b) 严禁借用国道、快速道,不宜借用省道、主干道,可合理借用非干线公路或次干道、支道等. c) 绿道连接线应全线禁止停车,并设置禁止停车标志. d) 若沿线有车辆或行人出入口时,应在绿道连接线两端及沿线出入口设置警示标识. 6.8 交通衔接要求? a) 绿道与快速路、城市轨道、高架桥交叉时,宜用立体交叉形式,并设置自行车坡道. b) 绿道与城市主次干路、支路交叉时,宜用平面交叉形式,交叉路口可设斑马线、交通信号灯、 限速设施、安全护栏、安全岛、减速带、警示标识等,确保通行安全. c) 绿道沿线有轨道交通时,应协调好交通站点或换乘点的衔接,提高绿道的通达性. d) 绿道与河流交叉时,应配合码头、桥梁设计,合理确定交叉方式,减少占用桥梁的面积.若需 新建过河设施,应符合水利、交通等管理规定. e) 根据规划容量和使用标准确定停车场的规模, 结合绿道出入口、 驿站和重要节点设置停车场位 置,并应合理安排停车区及通道,分别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区域. f) 绿道与停车场衔接时,应在距离出入口 150m-200m 处设置标识和减速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