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07-05
15 【调研报告】 机遇,还是挑战? -----西藏游牧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三江源生态移民 完玛冷智

1 生态移民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工程,更是目前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 的少数民族整体性移民搬迁工程,不管对这项工程的成败得失有多少议论,它毕竟作为一项实践 活动已成为西藏游牧社会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方面.

在青海三江源区域内,从2004 年起,已经 将10,733 户、55,773 名藏族牧民分期分批迁出保护区核心地带,移居到城镇及其他安置点定居 (见表 1);

目前,开始实施新一轮移民和牧民定居工程.为了剖析这一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民族宗 教因素,笔者于今年三月完成了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0-GM-017) 《生态移民 与新时期牧区民族工作调研报告》 .本文以这个课题研究成果的数据和观点为基础. 表

1、三江源生态移民计划任务及落实情况表 年份总投资 (万元) 计划移民 实施移民 建设移民点 其中跨县安置 户数 人数 户数 人数 总数 城镇附近 总计划 44,617 10,733 55,773 10,773 55,773

86 76

6 2004 8,800 2,066 11,000

2066 11,000

17 12

2 2005 8,800 2,175 11,000 2,175 11,000

23 22

1 2006 3,200

724 4,000

724 4,000

7 7

1 2007 4,133 2,953 13,894 2,953 13,894

18 14

2 2008 6,982

2009 7,121 1,578 8,902 1,578 8,902

14 14

2010 5,581 1,237 6,977 1,237 6,977

7 7 数据来源:青海省发改委移民组 这项旨在改善三江源自然生态及其居民命运的跨世纪工程,对保护生态、加快游牧民定居、 群众脱贫、 集中人口、 降低政府管理与服务成本等起到了明显作用. 但基于民族特性、 语言文化、 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适应性等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移民的群众满意度和成效巩固率 还大有变数,对新时期牧区民族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而能否实现这项 国家亲自导演 去 试 图改善人类命运 的大型社会工程预期目标(杨明洪,2010:159),也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尤其民族 工作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三江源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特征 本文所谓的三江源地区,从现行行政区划上涵盖玉树、果洛、黄南、海南

4 个藏族自治州的

16 个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共70 个乡镇,其分布为玉树州的称多县、

1 作者为青海省民宗委研究中心主任.

16 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囊谦县、玉树县,果洛州的玛沁县、玛多县、达日县、久治县、班 玛县、甘德县,海南州的兴海县、同德县,黄南州的河南县、泽库县及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 山乡.总面积 36.3 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一半.有天然草地 3.21 亿亩,占全省草原 总面积的 59%,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 2.89 亿亩,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很有特殊性: 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它作为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是世界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全球冰 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中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 变化对调节全球气候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保护三江源,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

21 世纪整个中国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平均海拔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