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7-05

1500 年历史的文化名镇, 南翔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打 造文化特色鲜明的新型城区.近年来, 在人文 艺术、 教育科技、 文化体育等方面, 南翔全身 心投入, 收获了可喜的成就.以南翔小笼为创 作灵感,精心创编的

4 个节目问鼎全国群众 文艺政府最高奖 群星奖 ;

成功举办长三角 柔力球大赛, 全力打造 中国柔力球之乡 ;

纳 凉文化周、南翔梦想秀为普通百姓搭建了展 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每年的小笼文化展、 古猗 园游园会已经成为沪上炙手可热的特色旅游 项目.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 文化是南翔发展的灵 魂,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习、 创新与追 求, 这也是人们热爱南翔、 选择南翔、 建设南翔 的力量源泉. 本报绿茶坊栏目将展开 文化, 扮 靓智慧城 的话题讨论, 邀请您共同探讨南翔 的文化特色到底是什么, 文化底蕴体现在哪些 方面;

文化给我们带来的, 除了归宿感、 认同感 还有什么?南翔如何传承与发展文化, 不断开 辟新特色等等.欢迎各位读者积极投稿, 为打 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南翔献言献策. 文化, 扮靓智慧城 古镇南翔在饮食方面有着 悠久的历史, 也逐渐形成了特有 的饮食文化. 很多人都是循着小 笼的美名来到南翔, 小笼是南翔 的名片, 小笼也成为了人们对于 南翔的记忆.如今, 小笼申遗成 功, 小笼热潮必将持续. 事实上, 南翔不仅有小笼, 更为丰富的饮 食文化需要去深入挖掘和进一 步推广. 罗汉菜、郁金香酒和肥羊 大面,它们和南翔小笼并称南 翔四大名特产,同样具有丰厚 的历史.然而与小笼相比, 这三 样美食被人问津的次数少了许 多, 而且除了一些 老南翔 之外,许多在南翔生活工作的年 轻人和新南翔人,可能都不知 道南翔还有除了小笼之外的名 菜名酒. 我想, 大力推广小笼的做法 无疑有其必要, 毕竟这是南翔最 负盛名的文化遗产, 通过它来让 更多人认识南翔, 喜爱南翔是一 个很好的途径和窗口. 但是南翔 在发展中, 也需要有新的文化特 色来让古镇的魅力更加丰富, 更 加多元.从饮食文化角度而言, 四大名特产就可继续大做文章, 在人们品味小笼的同时, 也能够 了解另外三样美食的历史与发 展.而且, 饮食文化的重心也应 从展示美味过渡到让人们了解 认识制作工艺背后的精神内核, 是饮食传承人在保护文化过程 中的那份坚守与热爱才让文化 延续至今依旧生机活现, 这是饮 食文化最为动人的部分, 也是古 镇的骄傲. (任丽) 我们也应弘扬古镇文化 许多人会有一份老街情结, 许 多城镇也都 有一 条老街.别致的石 板路与建筑楼房,人文魅力展 现无疑. 漫步在老街, 你可以充 分感受到这个城镇的韵味.我 也因此格外喜爱南翔老街, 在 这里体会历史文化和儿时记忆 复现的温情. 虽然南翔老街的改造维护 已经在历史文化保留上下足功 夫,但我认为老街商圈的建设 和规划还可以在展现老街韵味 上更进一步.一些店家并不能 够突显老街韵味,只是售卖服 饰、生活用品或是批量化生产 的纪念品,让我觉得它们反而 减少了老街应有的那份淳朴. 在我看来,没有了韵味的老街 也就失去了老街存在的意义. 商业格局上缺少老街韵味, 会 让来到此处的人产生审美疲 劳, 从而成为匆匆过客. 老街的开发, 除了他自 身的 商 业功能外, 最重要 的应该还 是他 传 播文化的功能.请保护好我们 的老街,不要让低俗的经济产 物掩盖了老街的韵味.我认为 老街的商圈规划可以多从增加 富含文化气息的产品或是服务 角度入手,更加整合起古镇南 翔的文化历史资源,让老街在 诉说古镇故事的同时,更加完 整生动. (陆丹婷) 留住老街韵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向阳光 房望去,里面上百盆的生石花又 进入生长期,它们良好的长势让 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这个季节, 我 从爷爷手中看到一本生石花养殖 译著, 从此我与生石花结下缘分, 从少年到中年,数十年来不曾间 断彼此间的陪伴. 我在养花, 更是 在养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