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07-05
16 岁开始学, 做到

68 岁, 住在浦东新 区书院镇的潘仁官做了一辈子秤.

刨秤杆、 定重点、 力点和支点、 包铜、 定尺寸、 测准星、 分刻度……虽然已经年 近古稀, 但潘仁官做起杆秤来依然一丝 不苟. 每天, 在书院镇集贸市场边上, 一间 不起眼的小店铺里, 潘仁官都会戴着老花 镜, 聚精会神地做秤.店铺只有三四平方 米, 但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杆秤.最大 的秤一人高, 可以称170公斤的重量, 最小 的秤, 可以精确到一克, 能秤黄金. 潘仁官说, 不管大秤小秤, 制秤的关 键步骤都在定星、 刻星.挂上标准砝码标 出一杆秤最大秤重刻度和最小秤重刻度, 然后用等分法在秤杆上作好标注, 再用专 用工具打眼, 塞铝丝, 很费功夫, 一般一天 只能做一杆大秤, 小秤也只能做两三杆. 而精确到一克的秤最花功夫, 要花上

5 天 时间才能做成. 潘仁官师从父亲制秤.再往上追溯, 早在民国初期, 潘仁官的爷爷潘耀官拜师 学艺, 开启潘家第一代制作杆秤的历史, 传承至今已有

100 多年.现在, 潘仁官的 儿子已是第四代传人. 其实, 不止潘仁官家, 在浦东的大团、 祝桥、 书院及惠南等地, 均盛产杆秤.去年6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之际, 传 统杆秤制作技艺获批成为区级 非物质文 化遗产 . 在书院镇, 让人们仍能感受到过去时 光的, 还有 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 铁铺主人邵宝根, 已经

70 多岁, 但打 起铁来仍铿锵有力.把生铁扔进煤灶, 拉 开鼓风机开关, 红彤彤的炭火里, 生铁正 在百炼成钢.干了

55 年这门手艺的邵宝 根说, 以打制一把菜刀为例, 需经过熔化、 冷作、 热处理、 淬火、 打磨等

8 道工序. 烧 钢火是关键, 和烧饭一样的, 烧得过透要 焦, 烧得不透要生. 虽然他没有仪器, 但 凭着

55 年的经验, 用一双眼睛看着火候, 拿捏得不会有差. 在浦东, 还有箍锅盖的老匠人张德 祥, 一辈子走乡串里, 用竹片给乡亲们箍 曾经居家必备的锅盖;

大团镇刚刚过世的 92岁老翁徐祥全, 则在他位于永宁东路的 百年老屋里, 专注地给街坊们修雨伞, 从1978年退休开始, 一修修了35年. 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 《民俗上 海》 中, 对浦东的民间巧手匠有不少记 载.里面提到, 浦东民间手工业十分发 达, 过去当地许多小手工制作者经常挑着 担子, 带着工具, 到处串街走巷, 从事着形 形色色的手工作业. 比如, 磨剪刀师傅、 打铁师傅、 圆作师傅、 竹匠师傅等. 与潘仁官有着同样手艺的徐建章, 也 做了一辈子秤, 但如今, 以他作为主人公 的 大团镇老街上最后的老秤铺将消逝 的新闻, 引起了不少关注. 他的秤铺店招上的字, 显示着老秤铺 的历史: 老字号徐茂鑫秤店, 始于一九三 零年 .徐建章作为家族技艺传人, 开的已 是老店的第三家分店, 故又称 三鑫秤店 . 徐建章从17岁起跟着父亲学做秤.当时, 他的父亲在大团五金厂修配门市部做 秤.学了三年之后, 徐建章的做秤手艺满师 了, 后来一直在单位里做秤.1985年, 徐建 章下岗了, 但他一点也不担忧, 立即在老街 上开了秤店.他技术精湛, 从15公斤到150 公斤各种各样规格的木杆秤、 台秤、 钩秤, 样 样精通, 所以当地农民都买他做的秤. 我的客户大多是农民, 刚改革开放时 生意不要太好. 老徐说, 大团镇是农业重 镇, 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后, 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高涨, 当地种桃子、 西甜瓜、 蔬菜等各类经 济作物大幅增加, 使他的秤店生意很火爆. 当时生意很忙, 每月可以卖掉数百 根秤. 老徐说.但从2000年开始, 电子秤 开始盛行, 徐建章的秤店生意逐渐衰落. 我有退休工资, 再做几年也要关门 了. 老徐说, 过去鼎盛时期镇上有三四家秤 店, 如今仅剩下他一家了.徐建章的儿子在 电力公司工作, 女儿在澳大利亚当医生, 现 在也没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眼看做秤手 艺要失传, 老秤铺即将消逝, 老徐感叹不已. 潘仁官的秤铺, 以前每年也可以制作 销售1500杆左右, 但如今, 每天卖不到2杆秤.潘仁官说, 现在浦东地区已没几人还 在制秤了, 这门手艺也快失传了. 打铁的邵宝根, 同样也体会着从辉煌 到冷清的落寞.在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