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2019-07-05

9 36

21 45.7

5 35.7

24 14.1 热爱 共产党

8 32

9 19.6

2 14.2

5 2.9 热爱历 史文化

2 8

5 10.9

2 14.2

21 12.4 热爱科学

4 16

9 20

12 85.7

8 4.7 国家范畴表5高考作文个人价值取向频度分析 从表

5 能够发现, 就高考作文试题价值取向的 国家范畴而言, 1951―2012 年的四个时间段中, 爱 国主义的取向只在 1990―1999 年间占据第二位, 其他三个时间段稳居第一, 由此得出, 高考作文试 题―― ― 怎能让我不爱国 ?

(三)内容分析 价值取向是通过内容加以体现的, 那么高考作 文试题会选择什么内容? 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 这 是我们首先要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取向的个 人、 家庭、 国家范畴作分析: 1.价值取向的个人范畴分析 (1 ) 立志敬业 采用直接的命说方式的高考作文试题总计

10 篇, 如1954 年的 《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

1977 年的 《在攀登的起点上》 、

1980 年的 《读 〈画蛋〉 有感》 、

2011 年重庆的 《情有独钟》 、

2012 年北京的 《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等, 这些都是以直接的立志或 是敬业或是二者关系为主题的. 高考作文题也采用间接命题的方式体现体现 价值取向.其中包括两方面: (1 ) 是引用名人名言, 如1982 年全国卷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 乐》 、

1991 年以 《近墨者黑或是近墨者未必黑》 展开 讨论,

2010 年北京的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是借 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揭示志向、 理想、 敬业的 主题;

(2 ) 是从材料中折射出价值取向, 如1977 年 辽宁的《谈青年时代》 、

2010 年湖北的 《幻想与现 实》 等映射出立志敬业的价值取向. (2 ) 勤劳刻苦 勤劳刻苦是在个人的价值标准上强调最多的,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具体表现为 努力奋斗 积极进取 热爱劳动 勤奋苦读 等, 这种勤劳刻 苦的价值取向在高考作文试题中有明显的呈现: 一部分价值取向通过直接命题方式呈现, 如1951 年的 《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

1960 年 《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

2006 年浙江卷的以 生 无所息、 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等等. 勤劳刻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优良品质, 它在 社会各个层次的人身上都有体现.高考作文试题 通过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勤 劳刻苦的品质, 来展示其不断工作的取向.可将涉 及的人物分为三类: 革命领袖, 如1961 年高考作文 《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 、

1977 年新疆高考作文 试题 《每当想起敬爱的周总理》 就是通过自身的感 触来映射出领袖的勤劳刻苦的品质;

科学家、 艺术 家, 如1980 年高考作文 《读 〈画蛋〉 有感》 等;

普通群 众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