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9-09-10
主编: 肖洁 编辑: 闫洁 校对: 么辰

2011 年9月20 日 星期二 A2 Tel押(010)

82614583 82614597 E-mail押news@stimes.

cn 综合 GENERAL NEWS 学府名师 南昌大学青年科研工作者系列报道 攻坚新方向 坚持为梦想 ―― ―记南昌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张莹 人物简介 张莹袁南昌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遥 主攻方向 为材料加工中的热物理问题尧复杂流场中介观模 拟方法遥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袁江西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袁发表论文

50 余篇遥 阴张剑锋 王卫明

1991 年, 张莹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 (现华中科 技大学) 工程热物理专业, 随后进入江西省科学院 能源研究所工作.当时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不是 很多, 张莹接触科研一线的机会也很少.但她没有 灰心, 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坚持学习, 并寻找 机会重回科研一线.

2001 年张莹进入南昌大学教书, 同时考取了 该校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 她 跨专业攻读了南昌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 难读也要读, 硬着头皮也要上, 没有退路. 跨专 业考博为张莹日后在工程热物理和材料加工交叉 学科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 年, 张莹申报了一个名为 镁合金半固态 流变铸轧组织演变及相变传热机理研究 的课题. 第一次项目报上去后,评审小组的五个专家中有 四个不同意,这意味着专家组对这个项目完全不 看好.得知结果后, 她有些灰心, 但又觉得不能就 这么放弃了. 不管希望多么渺茫, 她都会积极争取. 硕士 研究生马强这样评价他的导师. 在镁合金半固态流变铸轧这方面立项的人 很多, 我后来把重点调整到工程热物理方向, 重点 在相变传热机理方面. 第二次申报过去半年,

2010 年9月份, 这个项目的国家基金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张莹开始在 LED 芯片上动起了脑 筋. 最近几年, 国家和江西省对 LED 产业支持力度 很大, 加上江西光伏产业的基础较好, 张莹便积极 开展 LED 芯片散热的研究.随后, 张莹的 LED 散 热芯片作为研究生创新基金的项目也获得通过. 就在张莹成功申请到 镁合金半固态流变铸 轧组织演变及相变传热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的同 时, 她还获得了中兴发展奖教金和南昌大学去国 外留学的名额. 下一步, 我准备看看国外新能源 的新发展方向. 现在, 张莹在上海参加英语培 训, 为到国外学习作准备. 工作日, 张莹在上海参加培训, 但到周末, 她基本上都会从上海赶回南昌,与自己的研究 生交流课题.2010 级硕士研究生韩婧潇觉得张 莹并没有导师的严厉, 如果学生对课题有疑 问, 张老师会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 在讨论后对 方案进行修改. 对于研究生教育,张莹有些无奈地说: 研究 生刚做完项目就要走, 都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 有时会有后继无人的感觉. 张莹希望将来能组织 自己的研究团队, 和研究生一起做项目. 图为来自北京房山五中藏族班的同学们正在参观 体验由北京市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的 热带 玉林大冒险 展览. 简讯 叶自然曳报道军事医学科学院

60 年成就 军事医学科学院建院

60 周年 阴宋郁 沈基飞

9 月15 日, 英国 《自然》 杂志在线发表并同 期刊载逾万字综述文章和大量图片,系统介绍 了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60 年来取得的丰硕成 果. 作为一家有着

130 多年历史的世界权威科学 期刊, 《自然》杂志如此系统介绍中国军方科研 机构在国内尚属首次. 文章介绍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 来成立的第二个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秉承并发扬了解放军的传统,已发展成为中国 最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医学研究跨 越了从基础和临床医学直至化学和医疗技术的 各个领域, 应用范围从军用到民用, 所取得的一 系列成就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文章重点评价了抗疟药复方蒿甲醚的成功 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发现不仅荣获

2009 年欧洲 发明人奖, 而且获得了

2010 年美国 盖伦奖最佳 药物奖 .该药自

2001 年投入市场以来, 挽救了 数以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除复方蒿甲醚之外, 军事医学科学院还有很 多杰出的发现.文章指出, 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一 个分离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 冠状 病毒, 并合作测定出整个基因组序列, 在SARS 暴发时很快建立了诊断方法并研制了治疗药物 和防护装备.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3 年4月视察军事医学科学院,对该院给予高度评价.

2004 年, H5N1 禽流感病毒出现, 研究人员决心 研制可以在中国大规模生产的药物奥司他韦 (达菲) .2005 年, H5N1 病毒的高致病性和高致死 性让人为之恐慌. 我们报告中央, 已经研制出了 治疗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抗病毒药 物. 现任院长贺福初少将说.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 他们在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充分准 备和快速反应给予充分肯定. 文章表示, 军事医学科学院拥有一大批杰出 的科学家,先后有

20 位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

50 多名中青年专家入选 国家 级科技人才 ;

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的钱信 忠之后出任国家卫生部部长;

还拥有高层次的研 究生教育体系, 包括理、 工、 农、 医、 管、 军等学科 门类的

2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33 个硕士学位授 权点.所属的两个重要研究中心, 毒物检测分析 中心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在国际医学研究 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文章指出,高度的组织性加上众多的院士、 国家级优秀人才 以及一大批知名科学家推动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不断前进, 博 士后研究还延伸到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 军事 医学科学院与

17 家生物医学高新技术企业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合作关系, 有力推动了科技 成果的转化, 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自然》杂志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人道主义 救援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章 说, 在地震、 泥石流、 冰雪灾害、 干旱和洪涝等重 大灾害发生时, 军事医学科学院为实现 大灾之 后无大疫 作出了重要贡献.除承担医学应急救 援任务之外, 军事医学科学院还是中国应对重大 传染病暴发和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力量之一, 并在 印尼海啸、 海地大地震和巴基斯坦洪水等重大国 际救援行动中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自然》 杂志的编辑认为, 该院院长贺福初将 军的成长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 成功的一个缩影. 他从一个乡下孩子到领导中国 最负盛名的军事医学研究机构,在39 岁当选为 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成为第一位主持 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的中国人.毫无疑问, 未来他 将会引领军事医学科学院取得更大成就. 阴本报记者 王卉 我们寄希望于在多赢的合作机制下, 体现 科学无国界,对区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 出科学家应有的贡献. 日前,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 行的第七届 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 国际研讨会上, 该所研究员刘纪远这样 告诉 《科学时报》 . 近几年来,这个国际研讨会已成为一个品 牌活动.在中国、 蒙古等国的共同努力下, 蒙古 高原地区环境研究已成为新热点. 蒙古国: 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 不仅参与国家在增多, 每个国家参与这一 国际研究主题的队伍也在壮大. 蒙古国科学院 地学部主任、 该国科学院院士 Dorigotov.D 接受 《科学时报》 采访时说, 我们的研究方向刚开始 时比较少, 通过这样的合作, 我们的业务在向多 领域扩展, 分支也越来越细致. 会场外展示了很多蒙古国科学院研发的遥 感与地理信息的分析图件.而这些成果也从一 个侧面展示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对蒙古国科研 人员培训的业绩.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不仅教会他们学习使用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还为他们配备了软 件、 硬件, 这些科研人员由此成为蒙古国地理信 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基于与中国科研人员 的多年合作,蒙古国科学院地学部也参与了几 项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研的主要中心之一. 与中国合作,我们的一些年轻人能够学到很多 很重要的东西. Dorigotov.D 说, 现在两国合作 发展的势头非常好, 令人欣慰. 合作平台诱人: 日本、 德国等相继加入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海山表示,蒙古国对 国际学术合作非常重视, 总体起步也较早.

2003 年,中科院与蒙古国科学院签署了双 边科技合作协议,并成立了两院蒙古高原研究 与合作委员会.

2004 年, Dorigotov.D 不期而至,来到中科 院地理资源所,提出与中科院进行地学研究合 作的愿望.

2005 年,蒙古国科学院地学部与中科院地 理资源所签订合作协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蒙 古国科学院地学部、内蒙古师范大学三方参与 的 国际蒙古高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 中心 随之成立. 合作框架建立之后, 第一件事就是给蒙古 国年轻科学家做能力培训.蒙古国科学院非常 希望在这方面得到中科院的支持. 作为中方相 关负责人, 见证这一合作过程的刘纪远对 《科学 时报》 记者介绍说. 此后, 三方联合进行了野外考察, 试图通过 大的样带, 分析、 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压力 对整个蒙古高原地区土地退化的影响. 注意到这一合作平台的优势,

2006 年, 日本 国立环境研究中心也参与进来.他们主要关注 沙尘暴成因及全球变暖在蒙古高原上造成永久 冻土融化可能带来的环境与气候效应. 日本在蒙古国架设了长期定位观测仪器, 此举进一步推动了合作团队学术水平的提高. 其后,日本庆应大学和德国的一些研究机 构也受到平台吸引,相继加入并签署了一系列 多边科技合作协议. 各国专家在草原生态系统演化、人类在生态 资源消耗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可持续途径等方面获 得了一些重要发现, 联合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得 到全球变化科学界多个国际机构的高度认可. 由于工作出色,参与各方也获得了一批相 关项目的支持: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团队获 得中科院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

内蒙师大 申请到一系列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蒙 古国科学院不仅得到本国政府大力支持,科研 能力也由此大幅提高. 角色转变: 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辐射一片? 在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在刘纪远主持的新 的

973 计划全球变化项目中, 蒙古高原成为研 究重点之一. 在中科院和科技部共同研究的 十二五 国 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议中,中科院资环局提出, 把 周边地区包括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纳入生态屏 障的监测研究. 在参与并引领国际研究计划中, 中科院发 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中科院国际合作局 专家组成员之一, 刘纪远体会到, 地学领域研 究也应在国际合作方面加以强化, 合作对象不 应仅偏重于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顶尖团队学习、 跟踪和索取. 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辐射一片? 刘纪远认 为, 作为地学工作者, 要扮演一定角色, 就应该开 拓工作的地盘, 地盘就要从大公无私的国际合 作中来.如果很封闭, 舍不得付出精力和投入资 金, 一切都无从谈起. 刘纪远指出, 中国科学界首先要在周边区域 发挥更多作用, 然后将影响力扩展到国际大舞台 上. 广义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