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9-07-05
80

十、优秀科学家和团队

(一) 优秀科学家

1、 吴中如院士 吴中如

1939 年10 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963 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 海大学)河川系,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委 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曾任第十届全 国政协委员,首届 Council of ISHMII.

吴院士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大坝安全监 测与监控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主持国 家重点科技攻关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与重点等基金、

973 项目课 题等

13 项,三峡临时船闸、升船机和左岸厂房等安全监测工程,龙羊峡、丹江 口、 佛子岭、 水口等

50 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项目

60 多项. 先后获国家、 部省委科技进步奖

17 项(其中国家奖

4 项,省部级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3 项、 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4 项) ,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撰写科研报告

60 多份,出 版专著

8 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

100 多名.

1958 年,吴中如高中毕业,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恩师陈久宇忘我的敬业精 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诚恳的为人作风对他产生了极大鼓励,使他爱上了水电专 业并打下了坝工知识和力学分析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恩师一样,吴中如也是一 位深受弟子尊敬的好老师. 传道、授业、解惑 ,吴中如做的一丝不苟.他十分 注重学生基础课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求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常 对他们说: 当今时代,科学研究人员要取得成就,除了严谨刻苦外,重要的是 经得起名利、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有不正之 风,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所以,更要正确对待名利与事业的关系,名利和事业都 是无止境的. 吴中如认为: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忽视,一 定要相当的严谨.严谨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和前提. 正是靠这种高度的责任 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吴中如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他提出了综 合实测资料,用小概率法、粘弹性和粘弹塑性理论及方法拟定变形监控指标;

他81 研制了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开发现代计 算机的先进软硬件,对大坝安全进行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

他建 立了完整的监控模型体系, 提出确定性模型和混合型以及基以混沌理论、模糊数 学、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等的监控数学预报模型;

他完善了反分析理论和方法,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分析,反演变形、热力学、断裂、渗透等物理力学参数,对 完善坝工理论、提高数值模型精度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其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国计 民生和国际形象的大事.1993 年吴中如开始参与三峡工程的论证设计.本着对 自己 细而再细,慎而再慎 的严格要求,吴中如针对三峡工程建筑物多、工期 长、 测点多的特点, 带领研究人员有序而准确可靠地采集和管理数据以及安全分 析、评价和模型的要求,应用优化理论,对总体结构、信息管理、监测仪器的布 置和变形监测网等进行优化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已应用于三峡工程,节省 工程投资一亿多元, 为三峡工程建立一流的安全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工程工作性 态,确保工程建筑物安全运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用 价值. 尊师爱友,埋头苦干,学以致用,勇攀高峰 这十六个字,是吴中如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