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山南水北 2019-07-04
ICS 13.

100 C52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1861―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测定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17 -

02 -

06 发布

2017 -

03 -

06 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 23/T 1861―2017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测定方法.1 3.1 原理.1 3.2 仪器.1 3.3 试剂.1 3.4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1 3.5 分析步骤.2 3.6 计算.2 3.7 说明.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二氧化碳色谱图.4 参考文献.5 DB 23/T 1861―2017 II 前??言 为解决目前应用的不分光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器测定二氧化碳时, 仪器稳定所需时间较长、 现场水 蒸气以及高浓度一氧化碳对测定有干扰和现行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第1部分起草. 本标准附录 A 是资料性附件.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安卫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天玲、于静、张渊、刘思海、岳强、薛锦坤、马淳淼.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DB 23/T 1861―2017

1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测定方法 3.1 原理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用铝箔采样袋采集,直接进样分析.二氧化碳经硅胶柱分离后,经热导池 检测器(TCD)转换为可以记录的电信号,然后经色谱工作站进行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以保留时间定性, 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3.2 仪器 3.2.1 500?ml 铝箔采气袋. 3.2.2 采气泵(0?1?L/min)或100??ml 玻璃注射器. 3.2.3 六通阀配 1?ml 气体定量管. 3.2.4 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TCD). 3.2.5 仪器操作条件 3.2.5.1 色谱柱:1.5?m*3?mm 不锈钢柱,装填 60?80 目色谱级硅胶. 3.2.5.2 载气(氦气)流量:25?ml/min. 3.2.5.3 柱温:50?℃. 3.2.5.4 气化室温度:50?℃. 3.2.5.5 检测室温度:50?℃. 3.2.5.6 电桥电流:180?mA. 3.3 试剂 氮气中二氧化碳标准气体:588?mg/m3 、1 176?mg/m3 、2 352?mg/m3 、4 704?mg/m3 、9 408?mg/m3 、18 816?mg/m3 、35 280?mg/m3 ,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氮气中二氧化碳标准气体. 3.4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 GBZ?159 执行. DB 23/T 1861―2017

2 在采样地点,用现场空气抽洗铝箔采样袋三次,然后抽取≤80?%采样袋体积的空气样品(400?ml 左右) ,立即封闭采样袋.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室温下可保存 7?d. 3.5 分析步骤 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铝箔采样袋放在测定标准系列的实验室中供测定. 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状态,仪器基线平直后,分别 制作低浓度和高浓度两条标准曲线. 3.5.2.1 低浓度:取588?mg/m3 、1 176?mg/m3 、2 352?mg/m3 、4 704?mg/m3 标准气体样品,每个浓度进 样1?ml,重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