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9-07-04

本报记者 刘洪超 老纪小纪之争, 说到底, 是 谁来种 地、 如何种地 之争. 牛耕田, 人割禾, 弯腰弓背几千年, 这是老纪的经验;

不用铲, 不用, 科学 种田省时间, 这是小纪的实践.显然, 当 前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老纪 的一些经验已经落伍, 现代农业的建设 主体, 还得是小纪这样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农民. 而新农民 如何种地 的先进理念, 靠的是学习培养.一方面, 可鼓励高等 学校、 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培养一批 乡村有志青年;

另一方面, 可探索政府购 买服务等方式, 发挥企业培训主体的作 用, 根据市场需求, 对现有农村能人因材 施教、 培训升级. 有人种地、 学会种地 还不够, 还要 让人能 安心种地 .首当其冲的, 就是 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补上道路、 电力、 水利以及文化、 卫生等设施短板;

其次, 盘活农村 沉睡资本 , 深化农村土地制 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在保障农民权 益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第三, 建立 适合农业特点的金融体系, 让钱能流到 农村. 人才诚可贵, 环境价更高.只有为 新农民创造更好的务农环境, 才有其施 展抱负的空间. 新型农民 向我们走来 吴丹点睛 R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一带一路 建设,是我国从适应和引领全球化, 构建开放 型经济新体系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对于探寻经 济增长之道, 开创地区新型 合作关系, 促进人类命运共 同体建设, 让世界各国共享 发展机遇和成果, 具有十分 重大的长远和现实意义.自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 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已激发出巨大的合作潜力. 以开放合作、 互联互通 促进沿线各国共同繁荣、 共 享发展, 是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的应有之义.标准是国际合作、 互联互通的通用 语言, 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 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加快中国标准 走出去 , 促进政策沟通、 设施联 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 心相通, 对于推动 一带一 路 建设意义重大. 标准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 标准是基础设施的质量保障. 一带一路 沿线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能源、 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以电力为例,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很多地方还没有电网,是全球缺电最严重的地区,无电人口超过10 亿人;

俄罗斯、 中亚、 东欧等地区电 力设施老化问题突出,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升级;

西亚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 推进能源转型, 减轻油气依赖,电力建设进入快速扩张期.我国在铁 路、电网、大坝、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能力居世界首位,建设水平世界领先,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体系, 近几年 在国际国内建设了一大批世界级工程, 质量水平举世公认.基础设 施建设惠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 摸得着 的实惠.发挥中国优势, 以中国标 准为准绳, 高质量开展基础设施建 设合作, 将为 一带一路 建设注入 强大的动力. 标准是互联互通的基本规范.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全球化的大趋 势, 也是贸易通、 民心通的基础, 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列为优先领域. 我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 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 沿线国家对接 一带一路 建设也以 此为重点, 东盟的 《互联互通总体规 划(2025) 》 、 哈萨克斯坦的 光明之 路 计划、 老挝的 陆联国 战略, 都突 出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各异, 有 的尚未建立标准体系, 对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形成制约.互联互通、 标准先 行, 加强沿线各国标准对接, 推动标 准互通, 形成无空白、 无交叉、 无冲突 的标准规范, 将为 一带一路 沿线国 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安全运行提供 强有力的保障. 标准是产能合作的基础支撑. 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语言体系,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产品必须跨过标 准这道关.新世纪以来, 我国装备工 业加快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显著 增强,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在特高压、 高铁、 核电等领域已经赶 超, 这些领域的很多全球首台首套重 大装备实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加快我国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让更多的中国制造拿到 走出去 的 通行证, 不仅可以让 一带一路 沿线 国家用上中国的优质装备, 而且可以 在沿线国家投资建厂, 带动当地制造 业转型升级, 增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国标准 走出去 取得显著成效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 业化起步较晚,标准化建设滞后.新世纪以来, 国家大力实施标准强 国战略.习近平主席提出自主创新 要与自主品牌、 知识产权和标准化 相结合,对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 标准产业化、 标准国际化作出明 确部署, 我国标准化建设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 中国标准成功 走出去 , 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 缺的重要作用. 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在国际三大标准组织中, 我国 担任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国际电信联盟(ITU) 秘书长等职位,成为IEC 常任理事国,很多中国专家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 专业委员会的首席专家,大幅提升了我国制定国际 标准的话语权.截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