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n灬不离不弃灬 2019-07-04
C06 今日德州 深调查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编辑: 常学艺 组版: 魏巍 本报首席调查记者 王金强 强手 调查 一 一段 段老 老城 城墙 墙的 的湮 湮没 没 数百年的古城墙已成破败土堆, 隐于铁路和商品楼盘裹挟下的一隅, 宋元瓷窑遗址被杂草和居民区扔下的 垃圾湮没, 习惯了消费文化的现代都 市人, 已很难解释 "南门遗韵" 的文化 内涵.

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 湮没了已 经奄奄一息的文化遗迹, 也扩大了市 民文化中文化荒漠的范围. 6月14日, 是2014年文化遗产日. 记者在此之前走访了德州城区部分历 史文化遗迹, 试图追寻这片文化荒漠 中的绿洲. 今年65 岁的赵文英已经 记不清, 具体在哪一年种下的 柳树, 现在已经长到快跟10米 高的老城墙一样高了, 却依然 没有阻止城墙裂缝里的尘土 不断地滑落. 瓦砾丛生的土堆上, 挡不 住岁月雨水的冲刷, 总有尘土 和碎瓦片滑落的痕迹, 如果不 是有水泥墙围住和文物保护 标语, 很难看出这小小的土堆 诞生于明清时期. 雨后的土腥味弥漫, 稀稀 朗朗的韭菜苗儿围着墙生长, 斑驳的菩萨像爬满泥水. 赵文 英走进这块十米见方区域, 俨 然走进自己的家中. 其实, 往北一墙之隔, 就 是她家简陋的平房, 往西再隔 一堵墙, 就是京沪铁路线的铁 轨. 赵文英说, 这辈子她就跟 老城墙和铁路有着无尽的关 联和记忆. 童年时, 赵文英就喜欢爬 老城墙, 沿着土堆滑到地面. 后来, 城墙成了城里修路平地 的取土地, 逐渐消失在日新月 异的城市建筑中, 直至剩下这 一隅. 成年后, 赵文英嫁给了在 铁路公安系统工作的丈夫. 记 忆中, 丈夫总会谈及在火车站 遇到被遗弃的孩子, 并且领回 三个. 这领养的三个孩子中, 两 个已经离开了这里. 最小的儿 子, 因为残疾, 还跟着她生活. 20多年前, 丈夫因脑出血 突然去世, 家中依靠顿失. 无奈之下,赵文英攒了几千块钱, 买下老城墙和铁路夹着的 偏僻角落的平房. 又回到跟老城墙和铁路 打交道的生活, 赵文英却苦守 了20 年―― ― 每天听着火车轰 鸣声入睡, 时不时再爬上斑驳 老城墙, 往缝隙里塞满泥巴, 唯恐它坍塌. 起先, 赵文英的户口在德 城区新华街道办维新街, 几经 周转又落到南营街, 但她的生 活里却始终有老城墙和铁路 的印记. 如今, 她和残疾儿子靠几 百元的低保为生. 除了在前两 年被文物部门圈起来的院墙 内种点菜, 她再也无力爬上墙 头了.

20 多年, 火车的轰鸣声 未改, 但她砌起来的菩萨像、 靠墙盖起来的小屋早已失修, 尽显斑驳. 城墙根下的农家 赵文英往东穿过正在施工的工地,走上几十米,就是车水马龙的迎宾大街, 往南不 远就是德州火车站, 古老的遗 迹与现代化的城市, 距离是那 么近. 原始的煤炉、 木板拼接的 板床, 零乱地摆放在上世纪盖 起来的平房内. 在老城墙根下 自己种菜, 自给自足……尽管 离闹市很近, 赵文英的生活方 式, 却跟那些高楼大厦上的人 们格格不入. 紧邻她家平房的楼盘, 一 期高层住宅已经交付, 二期正 在紧张地施工. 工地西墙围挡 上, 有一弯腰才能通过的小洞, 穿洞而进才能发现这隐隐于市 的一排平房. 抬眼往东看, 钢筋水泥的 高层建筑, 密集又霸道, 把古老 的城墙逼仄到只剩下背靠火车 铁轨的一隅, 在这一片区域内, 商业综合体和居民楼扎堆的城 市中, 如果不专门去寻找, 很难 找到赵文英的所在. 跟赵文英一样, 湮没在城 市水泥森林里的, 还有这数百 年横亘在此的老城墙. 据她回 忆, 小时候, 这堵墙一直延绵到 迎宾大街那边,这里是"靴子尖" 形状城墙的拐角处.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在苗 家胡同和后来称为寒绿胡同的 地方附近, 西城墙被扒了两个 豁口.没过多久,有犯人被押着, 在 "小窖城" 一带, 扒城砖, 取城土, 填埋卢家大院东的高 家海子, 给他们自己修建起了 德州监狱. 德州城的城墙也就在这之 后悄然涅, 退出了历史舞台, 只留下小西门西北 "靴子尖" 上 的一堆约十米长, 五米厚的 "土堆" . 直到2012年11月8日, 德城 区人民政府在墙体高约10米、 宽约10米、 长约15米的区域内 建起院墙, 德州城墙遗址才得 以被保护起来, 当年4月, 这里 被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 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探头看一旁的工地, 听到 工地上轰隆隆的机器声, 赵文 英心里泛起一丝难过: "终究还 是一堆土啊!始终拗不过时间. " 再也无力爬上城墙头, 一 次次浇筑它. 年老体衰的她, 只 剩下满满的记忆和叹息. 由老城墙穿过迎宾大街路 东, 往左是新盖楼盘的商铺, 往 右是一家小高层密集的新居民 楼, 中间有一座上世纪老式建 筑, 依然孤寂地存留着. 这座名为德州方向机厂的 老建筑内, 旧时的大会堂早已 凋敝, 仅剩几间靠门口的屋子 被用来作为洗车操作间. " 有什么好看的,嘛也没有! " 6月11日上午, 门卫马师傅 听说记者要进去寻找宋元瓷窑 遗址, 直截了当地劝道. 在这位 方向机厂老员工的记忆里, 刚 出土时的德州运河岸畔宋元瓷 窑遗址内, 一两米的青砖和窑 洞还在, 现在早已湮没. 顺着他指引的方向, 拐了 三道弯后, 在一幢烟囱下, 看到 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 废旧的 黑色铁栅栏, 高低突兀的土堆, 七零八落的周围居民扔下的垃 圾袋, 成为这里的底色. 这里最早被发现是在2006 年, 德州市文物部门在厂区的 东南部首次发现这座废弃的宋 元时期瓷窑. 这座京杭大运河 故道东岸瓷窑内, 出土了多枚 锈蚀的铜钱, 其中有一枚宋代绍 圣元宝. 另外还出土了3枚白瓷 垫饼, 三彩瓷俑残片和宋元时期 瓷器碎片及一些动物骨骼. 根据窑室形制和出土器物 及残存现状判断, 该窑是一座 早年废弃的宋元时期瓷窑, 这 是首次在德州境内发现宋元时 期的瓷窑. 德州瓷窑址的发现 不但填补了德州地区陶瓷发展 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证明了 德州地区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存 在陶瓷制造业, 而且其烧造工 艺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 平, 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陶 瓷烧造工艺、 窑系分布和延续 状况,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06年9月, 德州方向机厂 的土地拍卖过程中, 为保护瓷 窑遗址, 市政府回购遗址所占 用土地27亩. 至今, 这里仍未开 发. 据考证, 中国古代制瓷技术 历代有进步, 到宋元时达到最 辉煌的时期. 当时, 运河两岸名 窑辈出, 从 《中国宋代瓷窑分布 图》 来看, 当时山东有两处, 分 别位于今淄博和德州. 重见天 日的德州窑不但为北方龙泉、 青花和红绿彩等众多瓷器找到 了出产之地, 也使这一黄河中 下游极为重要的窑口重新回到 世人视野. 然而, 如今除了这里曾经 出土部分瓷器陈列在博物馆内,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 世人 再难寻找到关于它的些许印记. 11日下午, 在德州市东方 红路与解放大道交叉口, "南 门遗韵" 景点旁匆匆路过年轻 人, 都往观湖城、 步行街的方 向购物逛街,鲜有人能说出"南门遗韵" 来由. 这座运河古 城的历史记忆, 缺失在现代人 脑海中. "城市里也有荒漠, 文化 的荒漠! " 德州市运河研究会 会长刘金忠认为, 随着经济发 展和城镇化加快, 一种模式化 的容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消费文化, 涌向曾经历史 文化丰蕴的德州, 消费需求被 扩大, 文化传承却被消释. 刘金忠说, 古南门只是德 州作为运河古城的文化遗迹之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德州有好多历史文化遗迹消失不再. 如上世纪50 年代, 随着 德州城墙的拆除, 雁塔和振河 阁彻底消失. "雁塔题名" 代称进士及 第, 雁塔上除了记载明朝德州 的61 名进士, 康熙年间, 德州 进士田雯,筹资对雁塔进行了修缮,同时补题了清顺治到康熙年的进士1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