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9-07-04
艺风 周刊 江11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投稿

邮箱: whbml@163.

com 责任编辑 迟美桦 版式编辑 周鑫 木华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新媒体多元化的今天, 传统的电 视春节晚会如何保持影响力, 今年 的央视春晚又有哪些变化, 都是人 们关注的热门文化话题. 从 精神 年夜饭 到 遭遇种种吐槽 , 近些 年的央视春晚大概算得上世界上最 尴尬的文化盛宴了. 没有一档节目 像春晚一样, 在开播之前和之后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 备受来自方方面 面的争议和挑剔. 似乎谁也无法统计, 从第一届 央视春晚举办至今, 收看央视春晚 的观众人次究竟有多少, 即便能够 统计, 恐怕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央视春晚对于中国春节文化的影响 至深至远, 也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 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 于央视春晚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提 高. 从每年组建央视春晚导演团队 开始, 一直到除夕之夜晚会正式播 出, 关于央视春晚的关注、 议论始 终都是春节前后的重要话题之一. 这样的热议, 每年都会持续到正月 十五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慢慢结束. 央视春晚节目的经典语言也往往会 成为人们一整年的流行语, 甚至有 些节目给人们的生活方式、 语言方 式和思考方式带来改变. 2001年之前, 人们生活中几 乎很少用到'

忽悠'

这个词, 自从 2001年央视春晚小品 《 卖拐》 播出 之后, '

忽悠'

已经成为靠说大话 来欺骗糊弄他人的专用名词了. 湖 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锻炼分析说, 忽悠 这个词本身是地域性很强的 方言, 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 通常 指 能言善谈的人 , 经过央视春晚 小品的效果放大, 如今 忽悠 这个 词已经由地方方言变成了流行语, 这足见央视春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 影响. 锻炼是一名70后教师, 也是 看着央视春晚长大的一代. 他回忆 说, 从小到大几乎每年的央视春晚 都是他和全家人在过年时必看的保 留节目, 大年三十全家人要守在电 视机前度过, 甚至连大年初一下午 的重播都不会错过. 即使锻炼在国 外进修期间, 也没有放弃过收看央 视春晚. 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会 聚集在一起收看央视春晚, 很多外 国学生非常不解, 为什么一台晚会 会让中国人如此的着迷? 我也曾经 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向他们解释, 他 们似乎从表面上能够理解这种现象, 但无法体会中国人对于央视春晚的 情结. 更多的观众对今年的央视春晚 给予了期望. 在湘雅医院工作的高 医生说, 今年是猴年. 猴子在中国 人的心目中是聪明、 机智、 幽默的 象征. 今年央视春晚内容从选题上 比往年更加好操作, 节目也很精彩. 记者最近在新浪微博发出 你对猴 年春晚想说点什么 的提问, 每天 都会有上百个跟帖, 网友谈论最多 的话题是 六小龄童是否上春晚 . 这是2月4日的部分跟帖: 香君: 六小龄童老师今年已经 57岁了, 今年再不上春晚的话, 就 要再等12年, 难不成要他到了快70 岁再挥舞金箍棒吗? Sophia:当零点钟声敲响时, 六小龄童蹦出来喊一句 俺老孙来也! 会有多少人激动得泪流满面! 金木妍: 六小龄童伴随着我们 一代人成长. 猴年了, 我们只想看 一眼童年的大英雄 齐天大圣 . 观众对于猴年春晚的热议, 说 明了大家对这台晚会的热爱. 从大 家关心六小龄童是否上春晚的话题 可以看出, 在新媒体内容极大丰富 的今天, 观众对于春晚的热情不减,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高兴的地方. 夏学军 对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来 说, 春晚的记忆太美好. 那时的春 晚, 被有的学者称之为 新民俗 . 一台晚会, 不仅把一家人紧紧地聚 在一起, 还造就了一种独特的过年 方式. 而春晚的有奖猜谜环节, 更 融合了文化与亲情的味道. 大概是1986年的春晚, 父亲在 春节前的一个月想方设法买到了一 台1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 这可是件 大乐事, 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通知到: 过年来家里看春晚吧! 除夕, 父亲早早把红灯笼高高 地挂起来, 大门贴上了喜气满满的 春联. 一家人吃完年饭, 母亲早早 把饺子馅拌好, 只等到了点儿一边 看春晚一边包饺子. 那时候还是住 平房, 勤劳的母亲早已将房子打扫 布置一新, 崭新的电视机放在蒙了 新台布的八仙桌上, 我们一大家子 人齐齐坐在餐桌前, 餐桌摆上瓜子、 花生、 糖果, 母亲摆上包饺子的所 有用具, 恭候春晚开始的锣鼓声. 而我的任务最艰巨: 负责记录 穿插在节目中的谜语. 所以我搬了 椅子坐到电视机前, 把纸和笔准备 好, 不离电视机半步, 耳朵捕捉主 持人的每一句话, 生怕因疏忽而漏 掉每一个关键字眼儿. 过去了这么 多年,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想乐, 自打赵忠祥一露面, 炉子上的开水 就没人愿意去提了. 我怕错过每一 个谜语, 弟弟怕错过港台流行歌曲, 奶奶怕错过爱听的戏曲, 父亲怕错 过马季的相声, 而母亲怕错过那些 她耳熟能详的民歌. 春晚里每个人一出场, 第一句 话就是 大家过年好! 父亲可开心 了: 看我们多幸福, 大明星都得 给咱老百姓拜年! 笑得奶奶眼泪都 出来了! 那些年的春晚真是令人难忘啊! 张明敏的 《 我的中国心》, 唱出了炎 黄子孙的赤子情怀, 费翔 《 冬天里 的一把火》 点燃了万众青年驿动的 心, 徐小凤的 《 明月千里寄相思》, 歌也悠悠人也悠悠, 张德兰的 《 春 光美》 真是怡人又应景. 这些记忆 犹新的歌声, 不单单送给我们一段 优美的旋律, 留下的是岁月的印记 啊. 这个春节因为有了彩电、 春晚 而变得丰富了许多, 当新年的钟声 敲响, 屋外鞭炮齐鸣. 接下来便是 我与父亲、 弟弟一起埋头寻求谜语 答案的时候了. 一番苦思冥想绞尽 脑汁之后, 已是大年初一的光景, 照例迎来叔伯家的兄弟姊妹来给奶 奶拜大年. 而这一年与众不同的是, 堂哥是拿着谜语来的, 睿智的他和 父亲一起, 又将答案重新审视后, 我们几个一起去路边的绿色信筒, 信心满满地投进去, 然后就是苦盼 佳音. 结果真是令人兴奋, 当那套 印着中央电视台图标的四枚书签寄 到家里的时候, 全家的高兴劲儿一 点都不亚于过年! 如今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大 家对春晚也是褒贬不一. 但不管别 人怎么贬低春晚, 我还是充满期待. 它象征着欢聚和团圆的亲情图腾, 它符合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习惯, 其意义早已超越春晚本身的娱乐功 能. 崔国强 中国书法真是一种奇妙的艺术. 她以线 条的变幻莫测, 把人们带进静雅的艺术殿堂 和心灵的净土. 用变幻莫测的线条来表现汉字, 给人以 美的享受, 我们将能写出这样书法的人称为 书法家.书法家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文化素质 和书写技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其作品才能 称得上是书法作品.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研习, 只是把汉字写下来,或凭自己灵感冲动,信笔 为体表达,就只能称作胡涂乱抹了. 苏东坡认为: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 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他明确表达给我们 这样一个信息,书法创作的关键是 尽妙 ,即 通过用笔充分调动点画表现力, 释放更加丰 富的艺术语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