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04

5 分钟到村 小学, 如今已双双考上大学. 社会转型期, 工作需要做到每位村 民的心坎里, 谋求 最大公约数 .整村 下山, 奠定了小高陵现在的发展格局, 也为 后招 铺平了道路: 第二把火, 调 整产业, 因势利导, 振兴乡村. 曾经铆着劲修梯田,后来却 种庄稼不挣钱, 外出务工土地撂荒 .地荒 了, 人走了, 村败了, 根断了, 还有什么 小高陵? 这回借搬迁的东风,连片流转土地, 组建专业合作社, 调整产业方向, 规模经营上效益.2013 年,在拉布才前坡, 首个合作社流转了

600 多亩土地, 种 饲草, 养奶牛.此后又成立了苗木、 肉 鸡等

6 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就地安 置300 多名富余劳动力, 去年全村经济 总收入近

3000 万元. 第三把火, 抓教育. 颜生福一上任, 陈永吉找上门: 咱小 高陵重教育, 过去几十年大学生没断, 可 你看近几年, 咋连一个大专生都考不出? 到村小学一了解:

14 名教师, 最高 学历才中专.基础教育不打牢, 高等教 育咋出息?可校长也犯难: 乡中学每年 才能分到三四个大学生, 根本轮不到咱 村小学. 咋办?颜生福就一招―― 堵 县教育局局长的门, 厚着脸皮软磨硬泡, 好歹磨来了村小学的第一位大学毕业 生教师.颜生福10 年任上,先后有10 余名大学生分配到小高陵任教. 厚积方能薄发.2015 年, 小高陵历 史上头一回有娃被北京大学录取.次年, 全村一举考出

19 个本科生. 三把火 , 薪柴取自群众, 光焰闪 耀至今. 破旧立新 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一个红, 一个绿, 小高陵在新时 代正在开启第三次创业

2017 年,小高陵发生了两桩大事,一破一立. 第一桩, 砖厂拆了.马德山犹豫再 三,终究没去看热闹, 每口窑都像咱的娃,心里不是滋味. 绿色发展大潮席卷三江之源, 小高陵毗邻的药水河, 属于黄河上游支流水源地,收益颇丰的砖厂和花岗岩厂由于污染环境,一一拆除. 老砖厂烟囱至今仍孤零零杵在村后, 如今成了落后的象征. 生态债, 欠不得.痛定思痛的小高 陵人, 没想到会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