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9-07-03
新化县曹家镇高枧村李伟: 本版责编 喻文杰 版式编辑 余蓉 责任校对 魏跃勇 特别关注 ・ 综合

5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本报记者 张尚武 粗粗一看,'

一号文件'

中,没有几处提到水库;

仔细阅读才发觉,水 库其实无处不在.

农历正月初六,在新化县梅花洞水库的船上,承包水面 养鱼的李伟就手捧 一号文件 ,对记者说起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梅花洞水库始建于1965年,1970年竣工,库容1500万立方米,属中型 水库,是车田江大型水库的 结瓜 工程,承担着曹家、桑梓、梅苑等乡镇 4.6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 李伟的家就在水库大坝下方不远的曹家镇高枧村. 记得小时候,大 坝上用石灰刷写'

兴水利,除水害'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的标语,一个字 比一个人还高,远远就能看见. 同在船上的高枧村村支书李新民回忆,那些年,生产队冬闲时组织清 水渠、修水圳,杂草要除得 三面光 ,从头水到尾水,满渠清水哗哗流. 田土包干到户后,一家一户 各顾各 ,田间渠道便无人管.近几年,虽 然水库溢洪道、主灌渠整修一新,但从整个灌区来看,由于田间支渠、斗渠 淤塞,灌溉面积日渐萎缩至3万亩左右. '

一号文件'

提到,水利建设薄弱是'

明显短板'

和'

最大硬伤'

,高枧 村的村民有切身体会. 李伟说.现在,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 人就算有修水利的决心,也没有当年的力气;

即使有力气,资金又从哪里 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些水田变成了旱土,双季稻改种单季稻. 手捧 一号文件 ,李伟一句一句阅读,打内心里称赞: '

一号文件'

好比'

及时雨'

,梅花洞灌区可望迎来'

第二春'

. ―― ―未来10年国家投入4万亿元搞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是重点. 梅花洞灌区渠系将搞配套建设,一些 水改旱 的高岸田、反水田,重新解 决灌溉问题,又可恢复 旱改水 ,种上双季稻. ―― ―水资源管理对用水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有了严格限制. 梅花洞水库上游吉庆镇的小纸厂将 关死 ,一湖清水养好鱼. ―― ―水利明确公共性、基础性、战略性,将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资.这 意味着,水利建设也将像公路建设一样,可以安排部分农民,在家门口修 水利、赚工钱. 与父辈自带米和咸菜修水库相比,李伟说: '

一号文件'

吹暖风,水利 建设惠农民,种粮养鱼有信心. 图为新化县曹家镇高枧村李伟在船上宣传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张尚武 摄 水利暖风 乡亲劲头 ―― ―农民群众热议中央 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周月桂 春节,阳光大好,望城县茶亭镇中兴村, 一个普通的小村子, 田野间总是恰到好 处地不时出现一座水塘,聚拢着一湾湾碧水, 和一群群鹅鸭.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看明白了, 很 受鼓舞, 对我们村来讲, 最重要的一条, 就 是把160多口水塘给收拾好. 提起 一号文 件 , 中兴村村委委员周勇说道. 地处湘江下游、洞庭湖尾闾的望城县,是我省有名的 水 窝子 . 不过,中兴村远离江湖, 常年基本无水患, 却偶有旱情. 周 勇说 : 我们村的塘坝算是比较多,也比较合理. 中兴村800多户人家, 耕地面 积近2500亩, 田野间分布着160座大大小小的 水塘. 这些塘坝常年保证着附近村民生活用 水, 同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灌溉作用. 不过, 160多座小水塘, 近年经过维修的 只有60座左右, 大多数已年久失修, 塘泥淤 积,灌溉能力大大减弱. 以 前大家比较重视山塘水坝的建设与维修, 每年冬季集体农 活主要就是组织社员兴修水利、 挑塘泥. 农 村改革以后, 山塘都分给了村民或承包给了 个人, 主要用于水产养殖, 塘泥淤积, 蓄水 量减少,灌溉功能就逐步退化. 周勇说,这些年来, 上级水利资金也多安排给大中型 水库, 山塘小水坝的蓄水灌溉作用被相对忽 视了. 阳光下水塘清清,安静美好.周勇说, 一 号 文件 来得正是时候,这几 年 这些 水塘就要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 以后村里的水塘蓄水更多、 更清…… 望城县茶亭镇中兴村周勇:望城县茶亭镇中兴村周勇:小塘坝维修赶上好时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