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03
通讯员 李娜本报记者郭云飞经过3个来小时颠簸,3月18日中午 时分, 在湘潭生活了14年之久的南县籍 孤寡老人殷修炼回到了家乡.

站在即将 入住的新家―― ―南县厂窖镇敬老院前坪,殷修炼喜极而泣:"我终于回家了!" 见到殷修炼, 很多热心的村民围了 上来. 以前的老邻 居、90岁的李奶奶也走了过来, 她激 动地拉着殷修炼的 手,眼中满是泪花: "毛伢子,还认识我 不?"听到李奶奶叫 自己的绰号, 殷修 炼像孩子一样笑了 起来. 走进房间,看 到工作人员为自己 准备了全新的被套、 床垫等生活用 品, 殷修炼连声道 谢.不一会,敬老院 开餐了, 看着工作 人员递上的全新碗筷和辣椒炒肉、小白菜 等菜肴, 殷修炼不禁感叹:"这样的生活, 真好!"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就是他 以后的生活,他可以在这里安度晚年. 殷修炼是南县厂窖镇新马头村人,14 年前到湘潭市, 孤身一人以修自行车维 生.近年来,他身患疾病,还欠了债,渴望 叶落归根.但对他来说,回家的路显得十 分遥远―― ―自己无力还清债务,再说自己 在老家什么都没有了, 回去后怎么过呢? 当殷修炼老人感到无助时, 从2月18日开 始, 湘潭晚报对其遭遇进行了连续报道, 并通过益阳日报记者,联系上了南县民政 部门. "欢迎回家!"在南县,家乡人一腔深 情, 向殷修炼老人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同时,在湘潭,爱心人士筹集善款,帮老人还 清了债务,铺就了老人回家的路.热心市 民王俊还主动开车,送老人回家. "回家啦,回家啦!"3月18日上午8时, 湘潭晚报的记者和部分爱心人士来到殷修 炼在湘潭的住处,殷修炼和前来送 行的邻居们早已等候在门外.接过 热心市民筹来的3060元善款,老人 与邻居依依惜别,踏上了回家的路. 车到益阳,益阳日报记者和南 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早已在路边等 候.他们一起将殷修炼护送到一栋 红砖绿瓦的4层小楼前, 老人终于 回到了他的新家―― ―厂窖镇敬老 院. 本报3月 22日讯(记 者肖建生通讯员 邹阳)根据省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 1至2月, 我省规模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17.9%;

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6.5个百分点. 全省39个大类行业中, 37个行业 生产实现增长,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农 副食品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 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 增长24.8%、 23.4%、 22.6%、 20.9%和18.5%, 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 增速比全省平均 水平高7.6 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81.9%, 比上年同期高13.4 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其中 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1%, 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2个 百分点;

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 重为6.2%, 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17.8%. 河南新郑少典后人 来炎陵寻根祭祖 本报3月22日讯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冯芳芳刘琦唐丽志)3 月20日,河南新郑"少典故居"拜 祖祈福团一行40余人, 不远千里 专程来到炎帝陵虔诚拜祖, 感念 始祖泽惠,感悟炎帝文化. 据《国语 ・ 晋语》载:"昔少典娶 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此次来 炎陵寻根祭祖的少典后人,平均年 龄70岁,其中年纪最大的近90岁.

本报记者 徐亚平 东洞庭湖底是啥模样?是碎的.换言之,东洞庭湖底是由100多 个大"碎片"拼成的."碎片"的代名 词叫"矮围". 3月20日, 记者深入阴寒的东 洞庭湖,抚摸她支离破碎的"子 宫",不禁怆然发问:究竟是谁对母 亲湖的"子宫"下黑手?究竟该谁来 整治这些"黑手党"? 矮围是"竭泽而渔"的代名词 矮围是啥?渔民何大明解说道: 矮围是部分渔民占地为王,在 湖中人为 建的堤坝,堤 宽7米 、高3 米,面积小的几百亩,大的上万亩. 丰水季节,堤 坝没入水中,看 不出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