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9-07-03

3 所直营分院、3 所乡镇中心加盟园. 在当地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莫柳焕 的创新解决了当地

600 多名适龄幼儿就近入学 的 入园难 问题,极大地缓解了适龄幼儿 的入园需求,也为

80 多位师范类毕业生提供 了就业岗位. 莫柳焕说,这些新办的分院是按照公办 民营的模式举办,不拿财政的钱,同时是普 惠园,对外收费较低.这个时候,有一个问 题是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提高不上去. 这是现实问题.但我们 更多地是激发老师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持续付 出. 莫柳焕说,尽管摊子大了,但保育院全体上下却非常团 结,如一个大家庭,教师队伍非常稳定,人员流动很少,全院有 一百多名职工,绝大多数是女职工. 莫院长很善于做员工的思 想工作,与职工打成一片.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通过思 想引导,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拧成一股绳. 有20 年教龄的 教师谢罗妮一语道出其中的奥妙. 在同事眼里,莫柳焕业务精、能力强、爱岗敬业、善于助 人、乐于分享,心里始终装着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她孜孜不倦 地率领全体教职员工走 科学化管理,开放式教学,立体化育 人 之路.在她的带领下,保育院率先在河池市幼教行业实行了 管理、教学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成功塑造了宜州市幼教行业排 头兵的形象. 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天起,看 着山里孩子求知若渴的目光,蒙 坤便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 责任,于是心中便有了清晰的目 标,他要让山里孩子的未来之路 走得更远.36 年来,教学岗位几经变迁,他初心不变.执着追 求,使他成长为植根革命老区的 八桂名师 .

1982 年,18 岁的蒙坤在那坡县一所乡镇初中开始了他的教 师生涯,他是当时全乡唯一的英语老师.那里靠近中越边境,条件艰苦,学校位于半山腰,用水要到六七百米外的山脚下挑,这让过惯了城市生活的蒙坤吃了不少苦头. 但让我 决心扎根这里从教的,是当地学 生、村民的淳朴. 蒙坤说,每 天下午放学,他的宿舍门口就有 人放着一桶水,到了周末,还有 一捆柴.这是学生、村民生怕他 吃不了苦要离开这里,委婉表达 的挽留之意. 蒙坤立志好好教学.除了施 展平生所学,他还从当初每个月

30 多元的工资中开始攒钱,无偿为学校购买教具:120 元的录 音机、198 元的英文打字机…… 这些东西对于当时乡下学生来 说,是很稀罕的,这也让学生对 英语学习多了份兴趣. 蒙坤说. 几年后,蒙坤调动到另一所 初中.这所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差,英语基础更差.蒙 坤就琢磨怎么让学生爱上英语. 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学校的英语 考试成绩连连提升,连续超越不 少当地名校. 调入百色高中后,蒙坤常年 带毕业班.尽管面临高考压力, 他坚持全英文上课,鼓励学生们 多阅读英文经典,为学生创设英 语环境.在这所学校,学生们都 爱称他为 蒙Sir . 蒙坤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教育,教育他们要时常 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他的学生 中涌现出许多立志为老区奉献的 优秀学子.学生苏勇力北京大学 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扶贫 攻坚事业,被誉为 扶贫路上的 跑腿书记 .学生岑参中山大学 毕业后,放弃外企高薪工作回乡 创业,带领乡亲致富. 蒙坤十分注重对老区青年教 师的培养.作为 八桂名师 ,从2012 年起他承担了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工作,在他的 指导下,几年来,工作坊成果丰 硕,多名工作坊青年教师荣获自 治区优秀教师、市科技拔尖人才 称号、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工 作坊成员在各类教育期刊发表或 获奖论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