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9-07-02

许多大学生紧急上网,他们相信不 如此就会落后于时代;

甚至一些只有低等文化程度的父母也心甘 情愿地掏出干薪让子女上网,他们认为这是向未来投资.一年 前,我的一位尚未入网的朋友在看过网上漫游的演示后大发感慨 说:现在忽然觉得自己就像刚从树上下来那么原始! 这就是互联网对人们普遍产生的心理暗示.它暗示着优胜劣 汰这一自然法则,暗示着数百年来驱策着人类求新求快的 进步 法则.正是这种暗示使 网络新大陆 看上去更像是一只诺 亚方舟,人们急急忙忙地爬上去只是为了逃避过去,逃向未来! 逃向未来,这就是一切关于 网络文明 传说的真谛. 明天是一个重大事件 任何关于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的畅销书都包含着大量关于未来 的预测和狂想,它们实质上都属于关于未来的传说. 人类向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历史,那是关于过去的传说;

另一种是关于未来的传说,它们通常被归入 幻想 . 从现代人的观点看来,古人一向生活在幻想与现实的两重天 地之中(当然,宗教中常有 九重天 或 三十三重天 的说 法).幻想是神的领地,现实是人的世界.它们天差地别,甚至 没有相连的边界.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阿波罗与中国古代大神曦 和都是日神,他们驾驶着太阳马车在各自的天空中日复一日地出 巡.道教中的神仙可以平步青云、周游八极,而北欧神话中的精 灵则骑着扫帚在星空中四处游荡.这些都是人力所不可企及的. 虽然肉体凡胎的人类不乏向神话世界移民的奢望,但如果不修炼 出飞霞腾举的神力,他们就只能跪在神龛前或坐在葡萄架下对着 那个神奇的世界出神. 天旋地转,当近代科学出现以后,神话幻想开始黯然失色. 不过,科学 作为神话的对立物 并非通过消灭幻想而取消 神话,而是凭借幻想使现实向未来延伸,并终于用所谓 科学幻 想 取代了神话. 和 世纪,欧洲相继出现了诸如《乌托邦》、(太阳城) 和《新大西岛》这类社会乌托邦式的幻想著作.就科学幻想作品 而言 ,人们 公认法 国人 塞巴斯 蒂恩 默 西埃 在 年出版的 年》一书是最早的科幻小说.不过,对世人影响最大的科 幻作品当数写作了《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和《环绕月球》 等书的 世纪法国 凡尔纳.当 年美国阿波罗飞 作家儒勒 船首次完成登月旅行之后,人们意外地发现,这次飞行甚至在一 些细节上都与凡尔纳在《环绕月球》中描写的情节十分相近.此外,在我们临近 世纪终点时,美国 贝拉米 作家爱德华 年出版的畅销书《从 年返观 年》或许更能唤起我们的 兴趣.在这部 万册的小说 个月发行了 中,贝拉米预言 年的世界将会出现无线电、电灯,工人将在 岁退休,等等. 世纪的 在 世纪末尾重温一下 科幻作品,我们不由会产 生一个印象:在这些作品中,幻想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当的距 离.这倒不是说它 世 们的幻想过于虚玄缥缈,恰恰相反,与 纪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相比,许多科幻作品的想象力不是太超 前,而是太滞后! 上面提到的贝拉米为例,在他的种种猜测中,我只看到一 以 条预言碰巧在我国一些国营企业中准确地应验了,即本世纪末工 人将在 岁退休.除此之外,其余预测简直是对现代科学的侮 辱.此外,写作过《时间机器》和《当睡者醒来》等书的英国著 名幻 乔治想作家赫伯特 威尔斯在 世纪, 上世纪末预言:在 卡车将取代马车,英国将成为电话网和地铁网密布的国家.然而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电脑这种玩艺儿,更不会想到如今在 信 息高速公路 上奔跑的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机器巨人:地铁和卡 车. 尽管时代给威尔斯的想象力(图 蒙上了一层灰色,但 他仍无意中说出了一句我们今天感受至深的至理名言: 明天是一个重大的事件! 威尔斯注意到了 明天 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