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07-02
1 房山城关老木匠杂谈 新中国成立之前以至解放后的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房山县城关 虽是县政府所在地,只是商业比较发达,工业水平相当落后,基本还 处于手工业时代.

因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木匠行业在手工 业中比较发达,几乎是处处有木器加工,村村有木匠.我的父亲张振 忠是个木匠,后来成了房山县木业生产合作社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 任.我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但是从小在父亲和他的伙计身边成长,耳 濡目染,对木匠行业也多有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匠行业已经由 于木器加工方法、机具、建筑形式和材料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少传统的木器制作加工方法还纳入了非物质文明遗产范畴. 为了反 映解放前后那个时期城关地区木匠行业的状况,我收集了一些资料, 也走访了一些人,整理成此文,以供读史参考.本文所反映的主要是 房山老县城的四街、两关及相邻各村的情况. 木匠的来历 关于木匠的名称和来历,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得到认同.三教 九流说:古代木匠属于三教九流里上九流的士、农、工、商的工类, 地位还高于商.五行八作说: 五行(行)是商业分类,八作(作) 是手工业作坊的分类,虽然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但哪说法都少不了木 器作坊.祖师说:所有木匠都是尊奉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为祖师爷. 其实鲁班名为公输班,鲁国人.木工在当时为一名官员. 《礼记・曲 礼下》记载: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2 草工 .但鲁班也是石匠、泥瓦匠的祖师爷.三种匠人在一起时要排 个尊卑之序,坐姿石匠为大,蹲姿泥瓦匠为二,站姿木匠为弟.尤其 在建造房屋时,更体现了石为先,泥为二,木为三的工序.实际干活 时,三个工种配合默契、设计相符,尺寸相合.说现在话,就叫无缝 链接,确实反映了三匠的同源同宗. 当一个木匠,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是为了生活,以手艺换碗饭 吃.不过也有吃饱喝足当乐趣甚至误国误民的.最出名的是明朝皇帝 熹宗朱由校,在外有清兵入侵内有造反作乱的形势下,却不务正业, 一门心思干木匠活,史书记载其 朝夕营造 , 每营造得意,即膳饮 可忘,寒暑罔觉 ,国之君不理朝政,整天干木匠活废寝忘食,实在 可气可恨. 木匠的分工与木匠活 从大的分类说,凡是制作木制器具的匠人都可以称为木匠.但是 由于制作的器具不同,使用工具不同,甚至干活的地点不同也会分出 很多门类,木匠也就有了不同的叫法.当年在房山城关地区,木匠可 分为大器作、 小器作、 杂器三大类别. 大器作的木匠也就是乡村木匠, 是农村常见的木匠,一般是走街串户,为雇主干活.常做的活是盖房 子、打妆绣、日用家具、农具等,从为活着的人盖房做家具到为死去 的人做棺材都得会,手艺比较全面.比如:东关的耿瑞、耿祥、耿士 明、耿士清、张振忠、张德福、张玉琦、郭恩,南关的王再武、西北 关的苏士言、洪寺的史景荣、韩志文、张宗旺、北关的曹树林、东坟 的刘舫.小器作也叫小细作的木匠,一般都在城里有铺子,作一些嫁

3 妆或屋内摆设一类的木制和雕刻器具,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一些名 贵木材加工也在这些作坊,主要是为有钱人家服务的,因此房山城里 只在南街有一家挂牌的嫁妆铺. 所谓杂器是泛指其他木制品的工匠, 有的就按产品或工种称呼而 不叫木匠了.比如做木制车轮马车和手推车的叫板轮匠,做木桶的叫 箍桶匠,做牲口的鞍子匠(也叫铲鞍子的) ,做筛面和笼屉的叫罗圈 匠.这些做木工活的铺子在房山城里都有一两家.还有专门用手拉镟 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