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2019-07-02
李立华 说起虎头帽, 大家恐怕都不陌生.

在中国传统民俗工艺品中, 虎头帽极富 特色.我国民间许多地方, 都有给年幼 儿童戴布缝的虎头帽的风俗, 陕西、 山 西民间, 还要加上虎头鞋、 虎头枕.小 小虎头帽, 寄托着全家希望儿孙健 康成长的殷殷之情.那天, 在内丘 县中国邢窑博物馆, 看到几尊戴虎 头帽的唐代武士俑, 顿时眼前一亮 ――民间给小孩子穿虎头鞋、 戴虎 头帽祈福的风俗, 就是由此演化而 来的.出人意料的是, 当我细究有 关于此的来龙去脉时, 竟然发现: 虎 头帽, 这种 最中国 的文化符号之 一, 竟然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虎头帽, 不但历史悠久, 人文背景更 是非常独特. 内丘邢窑博物馆展厅中, 几尊头戴 虎头帽的武士俑皆属唐代. 他们 怒目 圆睁, 霸气外露.其中, 一件胡人武士 俑, 尤其显得体型魁梧, 体魄健壮, 雄姿 威武. 他 头戴虎头帽, 身穿铠甲战 袍, 阔口厚唇, 浓眉紧锁, 圆眼大 瞪.戴上虎头帽, 本就狰狞的面目 愈发狰狞, 令人望而生畏. 中国古人相信灵魂不死, 到冥 间还会过同现实一样的生活, 所以 常在墓中放置各种各样的随葬品供 死者使用.同时, 他们也认为: 阴间 鬼怪横行, 对死者构成威胁.为了 驱邪避祟, 震慑鬼怪, 保护死者的灵 魂不受侵犯, 另一方面也为了达到 恐吓盗墓者的目的, 古人采取了很 多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 镇墓俑.由于镇墓俑的演变序列清 晰、 服饰的时代特征鲜明, 于是成为 无纪年墓葬分期断代的标准器物之 一. 随葬镇墓武士俑的葬俗, 始于 公元

6 世纪.渐渐地, 佛教艺术中 的天王形象, 与中国传统墓葬中的 守卫武士、 门吏图像、 雕刻结合起 来, 至隋唐时, 世俗墓葬中的守卫武 士, 很多已完全仿照佛教天王的装 束和造型, 天王和世俗墓葬中的守 护武士日益呈靠拢、 交融之势.此时, 这种带虎头帽的武士形象, 开始 出现在世俗文化中, 并以戴虎头帽、 着明光铠的固定模式, 在墓葬武士 俑中保留下来.恰巧, 迄今所见婴 幼儿头戴虎头帽的最早实物例证, 也是在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 可以说, 唐代儿童的虎头帽, 很 可能就是摹仿佛教天王的服饰而 来.在唐代, 佛教被社会各阶层广 泛笃信, 唐人仿效驱邪镇恶的天王 帽饰, 缝制出儿童的虎头帽, 期望以 此佑护儿童健康成长, 是顺理成章 的事.而天王作为源自印度和犍陀 罗的外域艺术形象, 其文化根源则 含有希腊文化的元素.所以, 曾在 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虎头帽, 实际 是华夏、 印度、 希腊三种古老文明交 融的产物. 虎头帽起源于古希腊?这个结 论, 很神奇, 也很颠覆, 不过确有根 据.首先, 这要从希腊神话中搏杀 狮子, 并将狮子头制成帽子的宙斯 之子――赫拉克勒斯说起.而 狮 头帽 被带到亚洲, 传到中国并落地 生根, 则应归功于西洋军事史上古 今 四大名将 之一的亚历山大大 帝.亚历山大大帝因为特别崇拜赫 拉克勒斯, 所以他一直以这位偶像 为榜样.在古代留下的亚历山大大 帝画像中, 常见他专门模仿赫拉克 勒斯头戴狮子冠的形象, 这种形象 还出现在亚历山大头像银币上. 亚历山大征服的主要地区, 是 亚洲的波斯帝国, 其地域涵盖今天 的土耳其、 中东直到与中国交界的 帕米尔高原西邻地域, 也就是后来 佛教传到东亚的主要发源地.所以, 赫拉克勒斯的 狮头帽 , 首先在 佛教造像艺术中得到运用.后来, 随着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 特别是 公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