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2019-07-01

2200 个北斗地基增强站组成;

千寻位置在全球 范围内建设和接入了

120 个海外地基增强站 点和拥有更智能的算法与服务平台, 具有星基 地基融合互补、 大数据、 云端一体、 多传感组合 等优势, 能够智能适配各类应用场景, 降低应 用门槛. 作为物联网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天音计划 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以覆盖范围 更广、 成本更低的优势, 可被更低功耗、 更小体 积的物联终端使用, 满足智能物联网时代对于 无缝、 连续、 安全可靠的精准定位和复杂时间 协同的需求, 在自动驾驶、 无人机等涉及用户 人身和生产安全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价值, 赋能全球智能物联网应用产业生态. 据了解, 天音计划 由千寻位置推出并主 导实施, 该公司成立于

2015 年8月, 由中国兵 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徐善衍 分管的是科普工作, 他参与了国内各省市不同 层面的科学类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还 是中国科技馆老馆二期改造和新馆建设总负 责人. 特殊的身份和背景,以及对科学博物馆的 熟稔, 使得他有了与旁人不同的角度和视野. 《中国科学报》 : 人们普遍认为, 中国的科学 类博物馆问题是 千馆一面 , 但也有人认为, 中 国人口众多, 各地区的科技馆针对本地民众, 千 馆一面也没问题.你怎么看待 千馆千面 和 千 馆一面 的现象? 徐善衍:有看法认为科学类博物馆的主要 功能是科学教育.一些馆因条件所限, 没有太多 自己的创新,只会学习那些实践证明做得比较 好的博物馆, 并使用他们的展品. 从整体来说, 科学类博物馆本身是舶来品, 中国的博物馆开始时都是以西方国家已成功的 模式、 经验为模板, 在建馆时借鉴、 学习.这在博 物馆事业发展中是正常的现象,但不能将此作 为长期发展的模式. 作为非正规面向大众的科学文化教育场 馆, 科学类博物馆的发展必然要结合本国、 本地 的实际需要进行创新发展.如果一直只引进优 秀科学类博物馆的模式,那该馆很难取得好的 效果, 让本国、 本地的公众满意. 当然, 彼此学习、 借鉴也是需要的.两方面 都要兼顾, 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方面. 《中国科学报》 :你参观了很多国外的科学 类博物馆, 如何判断博物馆做得好还是不好? 徐善衍:很难直接判断、比较哪家博物馆 好、 哪家不好, 各国的历史、 文化、 经济、 社会发 展都有差异, 严格来说是不可比的. 在此我想提一件往事.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时期, 有一个问题一 直围绕着我们, 就是如何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 技馆? 当时, 我是中国专家组组长, 就向邀请来的 外国专家组组长提出了这个问题.奇怪的是, 他 只是笑笑, 没回答. 最后一次双方对话时,对方组长才提到这 个话题, 他说: 徐先生代表中方问我, 怎样将中 国科技馆建设成世界一流? 他说, 专家组成员反复研究后认为, 特色即 一流, 没有特色、 模仿别人的就是第二流.他又 补充说: 科学类博物馆的好与坏,我们没有发 言权, 我们尽最大努力建设它, 当地的公众是否 愿意去, 是否受到公众欢迎, 这是衡量其是否一 流的主要标准. 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他的回答.我在观察 中也发现, 法国、 美国、 加拿大、 日本等国的科学 类博物馆, 都很有自己的特点. 我认为,成功的科学类博物馆都能结合本 国、 本地实际, 做出特色.所以, 去发现并探索中 国的科学类博物馆的特点,这是当下我们一个 很重要的任务. 《中国科学报》 : 目前, 中国从国家级到各个 省区的科学类博物馆都是大型馆, 对中国来说, 科学类博物馆是小而多好, 还是大而少好? 徐善衍: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是我们长期 思考和实践中有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分 几个层面来谈下. 首先, 我国建设科学类博物馆, 是随着新城 市建设发展而开始的, 从长远的战略规划看, 各 个主要城区建设一个大型科学类博物馆是必要 的, 也是符合我国地域广、 人口多的国情. 其次, 一定要看到, 任何一家拥有多大面积 的科学类博物馆都不能包含其应有的全部内 容, 分散、 多元就成为科学博物馆发展的必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