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01

实现了 县县有中型水库 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 全覆盖 ;

农村电网改造、 农村通讯设施 均已实现全覆盖.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是打赢脱贫攻坚 硬仗的关键.30年来, 毕节试验区大力发 展马铃薯、 蔬菜、 经果林、 食用菌、 茶叶、 中 药材、 草食畜牧业, 打造了 乌蒙山宝 ・ 毕节 珍好 农特产品公共品牌;

农业园区总数达 到326 个, 其中省级农业园区

9 个;

培育发 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 家,合作社14064 个,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34 家, 覆盖 贫困人口65.7万人. 滴水穿石, 弱鸟先飞.采取一切有利 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 从试验区建立到 2018年年底, 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 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56%降至5.45%. 生态建设谋新篇

30 年前的毕节, 石漠化严重, 生态恶 化, 处处荒坡秃岭, 被联合国专家称为 不 适宜人居 . 1988年以来, 毕节先后实施退耕还林、 石 漠化综合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 同步 改善生态和民生, 书写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 山双峰竞秀的喜人画卷.

30 多年前, 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 5%, 村民在贫瘠的山坡上种土豆和荞麦, 往 往是 种一大坡, 收一小箩 .老村党支部 书记文朝荣带领村民用20多年时间, 将光 秃秃的山头一一点绿.现在的海雀村, 万 亩林海微风起处, 绿浪翻滚, 松涛阵阵, 全 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的改善 也带动了产业发展, 村里种上了苹果, 建起 了蔬菜基地、 食用菌大棚等.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松林坡十几公里 的巡山路, 是村民魏开华26年来几乎每天 的 必修课 . 吃够了破坏生态的亏, 失去 了更珍惜! 经历了大炼钢铁、 毁林开荒, 到 上世纪80年代末, 海子村的森林覆盖率不 足8%, 海子 一天天干涸下去.1989 年, 魏开华从林业站背回100多斤华山松种子, 又让松林坡上重新长满了松树、 披上了绿 装.从那之后, 守护这片绿, 成了魏开华和 乡亲们毕生的事业.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 坡地种绿肥盖 地膜铺毯子, 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 基本农 田集约经营收谷子, 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 村盖房子. 毕节市林业局局长喻祖常介 绍, 这一 新五子登科 顺口溜, 体现了毕节 近年来统筹兼顾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的新追求.在造林绿化实践中, 毕节 探索先建后补、 先退后补、 第三方验收、 造 林绿化资质认定等新机制, 激发了大户能 人、 专业合作社、 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产业 发展的积极性. 30多年间, 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升至56.13%, 森林面积从 601.8 万亩增加到

2261 万亩, 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 1367.9 平 方公里,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林下经 济面积150万亩, 实现产值34亿元, 带动农 户20余万户. 多党合作制度优 30多年如一日, 统一战线为毕节的发 展建设献计出力, 成为试验区建设的鲜明 特色. 毕节市扶贫办外资办刘泽宏表示. 试验区坚持以改变贫困面貌、 解决温 饱问题为根本, 以修复生态、 改善生存环境 为重点,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脱贫摘 帽为目标, 勇于改革、 开拓创新, 探索了一 条西部贫困地区同步小康的科学路子, 创 造了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小水窖, 同心建, 统一战线来支援, 人 背马驮看不见, 山乡处处涌清泉…… 这首 《同心颂》 , 几乎是每个居住在毕节市大方县 九龙山脚的村民都会用方言传唱的歌谣. 乌江支流与赤水河支流在九龙山麓交 汇, 水源丰富, 但这里山高沟深, 以前老百 姓用水必须下到几公里外的河谷肩挑背 驮, 虽然守着河, 却吃不到水 .如今, 在 统一战线的援助下, 村村寨寨都建起了 同心 小水窖, 用水难 这个困扰世代九龙山 村民的难题成为历史.据不完全统计, 截 至目前, 统一战线共在毕节试验区援建 同心 小水窖 1.5 万多口, 有效解决了群众的 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