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2019-07-01

1 9 ] ;

③通过多个信号的变化及逻辑运算关 系决定附加参考电压投入和退出时机, 可以比较准 确地控制强行励磁时间. 第3阶段开始时附加的正参考电压退出.第4 阶段为转子角后续摆动过程, 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励 磁系统自身的 AV R 和PSS进行控制.第5阶段为 系统在故障后进入静态的平息状态.

2 全过程励磁控制改进模型 在对实际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的过程中发现: 若第2阶段结束切除正的附加参考电压后, 不对第3 阶段进行控制, 则一方面由于个别机组的机端电压 并没有超过额定值, 导致励磁系统不能及时减磁;

另 一方面, 即使第3阶段开始时的机端电压远超过额 定值, 由于机端电压的变化比功角的变化快得多, 当 机端电压恢复到额定值时, 转子角还远没有从最大 值摆动至最小值, 使得励磁系统减磁的时间远小于 第3阶段的时间, 不能充分发挥强行减磁抑制转子 角反向摆幅的作用.为此本文增加了对暂态过程第 3阶段的控制, 即在第3阶段开始时, 在AV R 的电 压参考点上附加一个负的参考电压( 如-0 ?

1 5) , 在第3阶段结束时将其切除.后期的仿真分析也验证 了第3阶段励磁控制的必要性. 2.

1 判据说明 功角是划分五阶段的主要依据, 但在仿真程序 和实际测量中, 功角都不易得到.考虑到发电机的 角速度ω 与功角对时间的微分d δ / d t 成正比, 可以 用ω 代替功角δ 作为主要判别依据. 当发电机的ω 大于电网侧频率, 即Δω>0时, d δ / d t>0, 功角增大.当Δω=0时, 功角达到最大 值.反之, Δ 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