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2019-07-01
S03 人物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编辑: 白新鑫 组版: 韩舟 今日山航 文/本报记者 白新鑫 片/通讯员 亓长征 提前15分钟到岗 走一圈就成了 "水人" "暑气蒸人" 、 "烈日灼灼" 、 "热浪滚滚" 、 "一口高温烧着的 巨大铁锅" ……几乎所有可以 想到的词语都用上, 也不足以 表达高温下站在机坪上机务人 的感受.

尽管从业20多年的陈力民 对于夏季高温早已习惯, 但从 他湿透的工装以及满头的汗水 可以看出, 最近的天气还是让 他有些吃不消. 25日下午, 济南市区的最 高温度达到了38℃, 而在济南 机场的机坪上, 温度更是超过 50℃, 人只要站在机坪上, 就能 够感受到头顶太阳的灼烧以及 脚下地面的蒸烤. 陈力民告诉记者, 夏季高 温天气很多, 航线部的机务工 程师们需要在过站航班抵达前

15 分钟就到岗在机位周围检 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外 来物、 拖杆、 轮档数量, 之后他 们便会做好所有保障准备. 据 了解, 目前陈力民他们每天要 保障过站航班70多架, 每一架 飞机抵达后, 他们都要按照过 站工单上的内容为飞机做检 查, "过站工单一般都有四五页 检查内容, 每一项都要仔细审 查. " 陈力民说. 从机头开始, 右侧机身、 发 动机、 轮舱、 机翼、 机尾再到左 侧, 一圈下来机务工程师们的 衣服就湿透了, 这是飞机一切 正常, 如果有需要维修的故障, 机务工程师们就要在酷热的机 坪上 "大战一场" . 陈力民告诉记者, 每当机 务工程师们检查到发动机时都 是最热的时候. 发动机的温度 能够达到几百度, 在这样的高 温天气下站在发动机口检查, 身体感受可想而知. 从提前15分钟到达机位准 备到工作结束, 正常情况下一 个过站航班的保障要将近一个 小时, 工作结束后机务工程师 们会返回休息室稍作调整, 有 时候航班密集不要说回休息室 休息, 他们甚至连喝口水的空 都没有. "一个飞机一般来说需要2 名机务保障, 特殊机位需要3 名. " 陈力民说. 机场各个机位 直接距离较远, 有时候他们要 从1号机位走到23号机位, 单程 距离就在2公里以上. "距离远 了我们就会骑特殊改造后的自 行车去工作, 但有时候还是需 要徒步. " 陈力民说. 一天工作 下来, 每个机务人在朋友圈的 步数都名列前茅. "清蒸" 不如 "烧烤" 全身工装保护到位 天这么热, 为什么所有机 务工程师们还要穿着长袖工装 工作? 面对这一问题, 陈力民解 释说, 首先穿长袖工装是为了 安全保护. "机务工作不比其 他, 很多时候要钻进满是金属 零部件的飞机内部工作, 稍有 不慎很容易被金属划伤, 长袖 工装可以有效保护大家, 另外 也可以抵挡油渍. " 陈力民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防晒伤, 炎 热的夏天紫外线很强, 航线机 务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 们要接受日光的洗礼, 如果不 加以保护很容易晒伤. 记者注意到, 所有机务工 程师除了统一的长袖工装外, 全部穿着统一的 "大头皮鞋" , 不要小看这个鞋, 它可是有保 护功能. 陈力民告诉记者, 他们 穿的工鞋前端装有钢板, 是为 了防止被重物砸伤, 尽管穿上 这种鞋很热, 但为了安全大家 也都习惯了. "夏天就是热点, 虽然这种感觉不是太好, 但既 然从事这个职业我们也都习惯 了, 干一行爱一行, 每一名机务 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工 作, 不然这种苦是吃不消的. " 从业20多年的陈力民说. 天这么热, 要是能有一场 大雨会不会轻松很多? 陈力民听到这个问题后笑 了笑, 他说其实机务工程师并不 希望下大雨. "小雨下不透, 等雨 停了机坪上就像是个巨大的桑 拿房, 人站在上面还不如干燥炙 烤. " 陈力民说. 如果下大雨对于 航班运行来说可能会造成影响, 机务保障起来难度也更大, 即便 穿着雨衣雨鞋, 在胶皮雨衣里人 的体感也不会很舒服. 夜间工作更加闷热 那么, 到了晚上温度降低, 机务工程师们工作会不会舒服 一些? 面对这第三个问题, 陈力 民坦言, 晚上有时候比白天更 辛苦.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夜 班的机务工程师主要工作是为 过夜飞机做航后检查. "航后检 查就比白天的过站要详细很 多, 光检查工单就有十多页, 一 个飞机的航后正常情况下做完 需要2个小时. " 陈力民说. 最让 他们难忘的是晚上航后工作, 飞机驾驶舱以及客舱是里没有 空调的. 对于机务来说, 白天上飞 机检查是一种幸福, 因为白天 正常过站, 飞机在短暂停靠期 间会通过接通廊桥电源供电, 让空调运转保障后续旅客登机 时的舒适;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