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9-07-01
扫二维码 看科学报 扫二维码 看科学网 扫二维码 医问医答 主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8 年5月8日星期二 今日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

7037 总第 期 官方微博 新浪: http://weibo.

com/kexuebao 腾讯: 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 www.sciencenet.cn CHINA SCIENCE DAILY 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 布局.科研院所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态 势, 优化自身科技布局, 厚实学科基础, 培 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 重点加强共性、 公益、 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增加公共科 技供给.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 重 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 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 自由探索相互衔接、 优势互补, 形成教研 相长、 协同育人新模式, 打牢我国科技创 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 ―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 斗――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 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讲话》 (2016 年5月30 日) , 《人民日 报》

2016 年6月1日学习札记 科研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首要原则是面向学 术前沿,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 面向国家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要问题是找准服 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发 力点,首要目标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 关键技术难题.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做 顶 天立地 的创新性研究, 是研究型大学科 研创新工作的核心特征.大学的学科建 设,首先是学科方向必须坚持 三个面 向 , 解决科研创新的战略性和前沿性、 基 础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学科队伍是基础, 有创新人才 才有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 人 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环节. 大学的学科建设不能 求大求全, 但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发展道路是 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 融合 意味着学科基础更 厚、 学科交叉更多、 创新能力更强.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促进教研相长、 科教融合, 是 综合性、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使命要求, 是大 学区别于科研院所的根本特征.在大学办学过程中, 无论怎么强调学科建设或科研创新, 最终的目的是服 务于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将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人 才培养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 要让最优秀的教师始终 活跃在课堂第一线, 活跃在学生培养第一线.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的核心要义是要占领重大 科学问题的制高点.一流的综合性、 研究型大学尤其 要在此过程中, 发挥学科优势、 人才优势和基础研究 优势, 加强重大科学问题攻关的组织工作.―― ―罗俊 罗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 引力实验精密测量的物理研究. 融会贯通 深化改革, 关键是优化布局, 提高效能. 科技创新 领域也不例外, 唯有最大化地发挥各个创新单元的优 势, 使它们各司其职, 形成强大合力, 才有可能成为建 设科技强国的 助推器 . 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 也是科 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它们就像中国科技的 左膀右 臂 , 缺一不可. 国立科研院所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战 略性、 前瞻性, 能够在国家亟须突破的领域开展 大兵 团作战 . 而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 战略性、 先导性、 公 益性、 探索性等特点, 周期长、 风险大.当代大学的定 位决定了它可以成为科学灵感的沃土, 更可以为科学 家提供天马行空、 潜心钻研的自由空间. 尽管研究院所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 职能有所不 同, 但绝不是割裂的两个主体.应通过体制机制的改 革及科研人员思想认识的提升,加强双方的合作, 让 人才、 设备、 项目、 思想充分流动起来, 让 左手右手 不再是 一个慢动作 , 而是相望相助, 更加合拍, 共同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强大 的助推作用, 用中国人自己的双手铺就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道路. (本报记者闫洁整理) 优化院所高校科研布局院士之声 本报讯 (记者丁佳) 日前, 中国科学院 A 类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发 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报告.科研人 员基于十年间多时相、 海量卫星数据, 以及高空 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对震 区生态环境恢复、城镇灾后重建等进展成效进 行了系统分析. 项目对汶川地震灾区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状 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 截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