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06-14

三、被推荐候选人的创新故事(择优结集出版) 践行学术理想,勇攀科技高峰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黄玉龙事迹材料 潜心科研厚积薄发 今年已经是黄玉龙进入张勇刚教授课题组的第七个年头. 在见证了一届又一届从这个团 队里走出的许多优秀同窗之后,他感到了压力,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更多动力.他深知做好科 研的前提是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良好的科研习惯. 为了全面及时地把握研究动向, 从进入 课题组的那天开始,他养成了经常阅读文献的习惯;

为了有更多时间提高和补充基础知识, 他经常抽时间学习基本的数学和专业知识, 已记不清多少次在深夜里挑灯奋战. 经过本科和 硕士阶段在课题组三年的学习, 他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课题组轻松自由的科研氛围, 并渐渐 进入到导航和状态估计理论研究的前沿,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 年, 他获得了推荐免试博士生资格, 继续师从张勇刚教授从事惯性导航、 组合导航和状态估计理 论研究. 黄玉龙(右二)参加 Jonathon Chambers 教授讲座 他在鲁棒状态估计、自适应状态估计、AUV 水下协同导航、惯性导航自主对准等方面 做出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Automatica》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 《自动化学报》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学术论文

42 篇,包括 SCI 论文

25 篇(IEEE Transactions 和Automatica 顶级期刊论文

8 篇,

1 区SCI 论文

16 篇) ,国内顶级控制期刊《自动化学报》论文

6 篇,A 类国际会议论文

4 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 相关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我国海军导航装备的自主定位和姿态测 量. 这些新颖的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权威的国内外期刊上, 还受到了许多国内和国际同行的 关注.目前,发表的 SCI 论文和 EI 论文的引用总次数将近

400 次,单篇最高被引用

46 次, 得到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相关领域的学者的引用,包括瑞典林雪 平大学的 Fredrik Gustafsson 教授(IEEE Fellow),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Jonathon Chambers 教授 (IEEE Fellow,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芬兰阿尔托大学的 Simo S? rkk?教授,芬兰坦佩雷理 工大学的 Robert Piche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梁彦教授等.发表的研究成果亦得到许多学者的 好评和肯定. 学术交流拓展视野 在努力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 联系, 以开拓研究视野和思路. 学院每年都会邀请许多著名国内外学者访问哈尔滨工程大学. 每次遇到这些学者的讲座,他都会认真聆听,积极吸取报告内容;

报告结束后,他会抓住难 得的机会与国内外专家直接探讨科研问题.2015 年7月,著名的信号处理理论学者、英国 皇家工程院院士、纽卡斯尔大学 Jonathon Chambers 教授访问哈尔滨工程大学,并在自动化 学院授课一个月.利用这次机会,他与 Jonathon 教授深入交流了鲁棒状态估计问题,特别 是带厚尾系统和量测噪声的状态估计问题. 此次交流不仅开拓了他的研究视野, 也为后来他 在鲁棒自适应状态估计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对他影响十分深远.2016 年至今,他和 Jonathon 教授合作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著名 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