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6-14

1 .

1 .

2 线路起终点对与中间控制点的匹配 ( 1) 中间控制点与起终点对间区位匹配 中间控制点区位选取 : 以与线路起终点连线平 行方向为 y 轴 ,垂直方向为 x 轴 ,任意点为原点 ,建 立直角坐标系( 图1) .建立

3 条曲线方程 : 一条为 以起终点为焦点 、λ L 为长轴的椭圆( λ 为非直线系 数,L 为起终点间直线距离) , 该曲线用于保证线路 在搜索过程中满足非直线系数约束;

另外两条分别 为距椭圆中心点距离为 L/n ,平行于 y 轴的两条直 线( 图1) , 该直线主要保证客流高断面位于其间不 至出现客流断面偏峰( 图2) ,避免区间线路的产生.

3 条曲线的合围区域为中间控制点的有效选择区 域 ,其约束方程为 ( x -xs)

2 + ( y -ys)

2 + ( x -xe)

2 + ( y -ye)

2 ≤ λ ( xs -xe)

2 +( ys -ye)

2 2ny -nys +nye ≤

2 ( xs -xe )

2 +( ys -ye)

2 ( 2) 式中 : x 、y 为被选小区形心点坐标 ;

xs 、ys 、xe 、ye 分 别为起终点的纵横坐标 ;

n 为参数, 可根据实际情况

78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 年 设定 ,主要用于保证客流断面不偏峰. 图1中间控制点的有效域匹配 Fig.

1 Effective match area of center cont rol point s 图2 客流高断面 Fig .

2 Maximum section of passenger flow ( 2) 中间控制点与起终点对间角度匹配 若中间关键点与起点、终点间的连线夹角小于 90° 时,大量公交客流将通过环线或其他辅助线路完 成出行,因此,为保证公交主干运输过程的有效性 , 其间连线夹角应大于

90 ° ( 图3) , 据此可建立起终点 与中间控制点间的角度匹配条件方程为 π

2 ≤ arccos[ x

2 -y

2 -x( xs +xe)+ y( ys + ye)+xs xe -ys ye ] [( xs -x)

2 - ( ys -y)

2 ][ ( xe -x)

2 - ( ye -y)

2 ] ≤π ( 3) ( 3) 中间控制点的确定 在有效域内找出满足角度有效性匹配的中间小 区,构成中间小区备选集.对备选集中各小区分别计 算其与起点 S 及终点 E 所在小区间的客流交换量 Om =Osm +Oms +Ome +Oem 式中 : Osm 、 Oem 为起点 、 终点所在小区至备选集中中 间小区的 OD 量;

Oms 、 Ome为备选集中中间小区至起 点、 终点所在小区的 OD 量.按照 Om 大小对其排 序,选取 Om 最大者为中间关键点所在小区 ,并结合 小区内实际情况选取大型商业中心 、 场馆等作为中 间关键点 ,至此形成线路控制点匹配集为 s″={ ( s1 , m1 ,e1 ) ,( s2 ,m2 ,e2 ) , …,( sN ,mN ,eN ) }

1 .

2 线路搜索域的界定 从控制点匹配集中选取一组匹配点对( si , mi , ei) , 考虑线路的非直线系数约束 , 分别以 si 、mi 及mi 、 ei 为焦点, λ Ls i m i 、 λ Lm i e i 为长轴做椭圆, 给出公交 线路的有效搜索域( 图4) ,其约束方程为 ( x -xs i )

2 +( y -ys i )

2 + ( x -xm i )

2 + ( y -ym i )

2 ≤ λ ( xs i -xm i )

2 + ( ys i -ym i )

2 ( x -xe i )

2 + ( y -ye i )

2 + ( x -xm i )

2 +( y -ym i )

2 ≤ λ ( xe i -xm i )

2 + ( ye i -ym i )

2 ( 4)

1 .

3 线路的搜寻与布设

1 .

3 .

1 线路优化模型的构建 优化模型中 ,目标函数的确定需考虑公交公司 、 图3中间控制点与起讫 点间有效角度匹配 Fig .

3 Effective angle matching betw een center control points and starting-ending points 图4线路搜索 区域的界定 Fig .

4 Definition of route searching areas 个体出行者 、 政府三方利益 ,其中公交公司的收益目 标函数为客票收入与运营费用差;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