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09-02
3 责编 俸波制作 杨焱新闻热线

2143726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副刊弦子调好了, 月亮出来了, 劳累 了一天的白二叔丢下碗筷就翻箱倒 柜找出那把磨得发亮的三弦来.

吃饱就跑,也不帮忙收拾收拾. 二婶恼恨地瞪了白二叔一眼, 手 上却加快了收拾碗筷的动作, 心里早 已飞进打歌场去了. 我是歌头, 打歌要走在前, 弦子 要弹得震, 唱调要起好音, 你收拾好 赶快来. 白二叔不顾二婶, 拿起三弦 急急出门而去. 打歌, 这种被美国国际民间艺术 组织列为最受欢迎的 全球十大民间 舞蹈 之一的少数民族自娱性舞蹈, 风靡乡村.村民自制的芦笙、 笛子、 三弦等伴奏乐划破漆黑的乡村夜空, 村民们闻乐而欢, 纷纷从四面八方聚 拢来, 手拉手围住院子里熊熊燃烧的 火塘, 跟随着乐器节奏踏起利落整齐 的脚步.大直歌、 小半翻、 公鸡摆尾、 喂猪歌……不同的调门引领不同的 步法, 也唤醒村民辛劳而单调但渴望 娱乐期盼美好的心绪.兴之所至, 更离不了自编自唱的打歌调子: 会 打歌尼来打歌, 不会打歌尼干望着 ……打歌打到脚翻筋, 不见新姑爷 来发烟…… 打歌了!打歌了! 白二叔一路 吆喝着往村里活动场所走去. 曾几时, 打歌一直是村里红白 喜事夜场娱乐不可或缺的方式: 阿 妈小儿哝哝睡, 阿妈克(去)打两转 歌, 跟打两转就回来, 阿妈小娃要吃 奶…… 打歌, 更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表 露心声的媒介: 三天不吃不说饿, 一 天不见就说想…… 江湖 传说, 白二叔是打歌场的 中流砥柱, 一首弦子弹得天花乱坠, 一腔调子唱得日月黯然.二婶, 就是 在打歌场上认识了白二叔. 白二叔的调子瞬间惊动了村民 们, 活动场所一下子热闹起来. 近年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 推进, 村里建起活动场所, 村里有识 之士 三顾茅庐 说动曾经 叱咤风 云 的白二叔重返歌场勇接歌头大 旗.在白二叔的怂恿下, 三弦、 芦笙、 笛子等乐器再次重出江湖, 打歌调子 再次卷土重来, 撩拨着村民潜意识里 那天生地就的音乐禀赋. 节奏鲜明简快, 脚步整齐有力, 男声女声缠绵悱恻.白二叔抱着那 把磨得油亮的三弦, 走在队伍的最前 面, 弹得最正气, 唱得最风发. 匆匆赶来的二婶, 寻了个间隙迅 速钻进队伍迈开了步子. 夜逐渐深了, 月亮快翻下山岗.几 个弹三弦、 吹芦笙、 吹笛子的伴奏师累 了, 退出队伍寻了个座位喝起茶水. 白二叔浑然不觉, 依然把步子跺 得震天响, 拨弄三弦的手掌有模有样 地挥动着――不对啊, 三弦噼啪噼啪 地毫无节奏可言.原本整齐划一的 队伍, 忽然没了指挥, 一时乱七八糟 起来. 正跳得来劲的二婶, 也感到了不 对, 赶紧抬头往队伍里寻找错乱的源 头. 我的妈呀, 嫁给你三十多年了, 现在才发现你根本就不会弹三弦啊! 二婶盯着歌头白二叔, 惊叫起 来. 白二叔涨红了脸, 面对这稀泥带 水的残局, 急急调整了他 头动尾摇 的步伐及 气不成声 的调子, 大阔步 踏歌, 大声气唱道: 会调弦子会唱歌, 小细活路不消 我. 献鸡摆尾龙翻身, 大平地上起灰 尘. 哈哈哈, 呜呜, 哈哈哈……随着 打歌调的此起彼伏, 欢乐的笑声, 响 彻乡野. 大年二十九, 从单位回家, 一个大 大的 福 字贴在门上.我知道, 这是 爸妈最大的愿望: 福 到家里, 一家人 一年到头福气满满. 我掏出钥匙, 迫不及待地打开 门.香气扑鼻而来, 那是我从小就特 别喜欢吃的酸趴菜的味道, 那味, 很酸、 很辣、 很爽…… 曾有人问我: 你为什么喜欢吃这 么酸这么辣的菜? 我说不出缘由.只 是从记事起, 每年过年, 或者家里有客 人来, 妈妈都会煮酸趴菜, 在一桌的鸡 鸭鱼肉中, 它却是最讨人喜欢的一 道.妈妈说, 过年过节, 都是大鱼大 肉, 人们都吃腻了, 而又酸又辣的酸趴 菜是最好的调味剂. 妈妈煮酸趴菜用的酸笋, 跟一般 农贸市场里卖的速成酸笋是不同的. 小时候, 我家有两只圆肚子的大土坛, 是妈妈专门用来腌酸笋的.每年的火 把节前后, 是竹笋大出的季节, 这个时 候, 妈妈就到自家种的竹林里, 把破土 而出的竹笋一桩一桩砍回来, 剥皮, 洗净, 切成丝, 然后把笋丝放进大土坛 里, 腌上很长时间才可以吃. 切竹笋费时费力, 因为白天要做 农活, 妈妈通常要熬上四个晚上, 才能 把两坛酸笋切完.我们姐妹三人会在 妈妈 嗒嗒嗒 的切竹笋声中入睡.长 大后的很多夜晚, 我都会梦到那 嗒嗒 嗒 的切竹笋声, 醒来, 温暖如初.后来, 我家搬进了城里, 妈妈也不再切竹 笋了, 但住在乡下的姑奶每年都会送 一坛到城里给我们饱口福. 曾看过一段一读就入心的文字: 坛子, 是年节的信物, 在寒冬腊月, 静 静地安置在屋子的角落, 封存一坛雀 跃等待的心, 远方的游子, 会循着坛中 的味道, 归来…… 在外迷路时, 循着 酸趴菜的味道, 我总能找到回家的 路.那味, 是节味、 是年味, 是家的味 道、 是妈妈的味道.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 外公外婆共 有七个儿女, 四男三女, 儿女们都有了 自己的子女, 子女们有的也有了自己 的子女.这一天, 能赶回来的儿女、 孙子、 孙女、 重孙子、 重孙女, 都会赶到外 公外婆身边, 陪年过九旬的他们吃年 夜饭, 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布满这个 山里小院的每一个脚落. 早早的, 媳妇、 女儿们就为年夜饭 忙碌了, 她们在灶房里忙出忙进, 一边 做饭, 一边说着家常里短, 说到高兴 处, 忍不住哈哈大笑.平时各忙各的, 这是她们一年难得的聚会时光. 你胖了. 你新买的外套真好看. 你家今年的烤烟收成如何? 新建的房子装修好了吗? …… 灶房的火很旺, 主妇们的话很多, 饭菜的香味飘得很远.院子的一角, 儿子、 姑父们围着外公喝小酒, 不, 应 该说是品.我一直认为, 品酒是需要 高境界的, 但此刻用 品 字却一点也 不为过.酒是自家酿的玉米酒, 酒罐 是很有年代的用土烧制的土罐, 酒杯 也是土杯, 酒缓缓从土罐里倒出来, 有 点浊, 但杯子很浅, 可以看见杯底, 喝 一口, 入口有点辣, 慢慢甜味就出来 了.他们没有碰杯, 没有说客套话, 每 人面前摆一个酒杯, 说一小会话, 喝一 口酒, 喝得漫不经心, 喝得云淡风清. 院子的另一角, 太阳静静地照着, 外婆坐在凳子上, 眼睛眯成一条, 看她 的重孙子、 孙女们玩耍.我坐在对面, 读公众号里的文章 《在冬天和奶奶一 起晒太阳》 : 在寒冷的冬日里, 吃得饱 饱地, 伸个懒腰, 和最爱的奶奶一起, 无忧无虑地晒着太阳…… 突然间, 我 眼睛湿润.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岁月静 好的模样, 那应该就是我眼前的景 象.我静静地看着她们, 静静地看着 阳光一寸一寸地在她们身上挪着, 内 心渐渐丰盈起来. 一位作家曾这样写到: 城里的时 间比乡下的时间过得快.在遥远的记 忆中, 乡下的时间被老土墙挡着, 那是 一寸一寸地挪.城里的时间就不一样 了.太阳像挂在陀螺上, 一转就是一 天, 一转就是一月…… 当太阳挪上正房的房顶, 年夜饭 开始了.年夜饭一上桌, 刚参加工作 的90 后表妹脱口而出: 丰富、生态 .我点头附和: 概括得恰到好 处. 清汤鸡、 酸笋鱼、 猪火腿、 羊趴乎、 牛小炒、 蜂儿拌腌菜、 抄蚕豆、 青菜 汤.鸡是在地里跑的捉虫子吃的鸡, 猪是自家养的不喂饲料的猪, 羊是村 民放养的过年杀的羊, 牛也是村民放 养的过年杀的牛, 蜂儿是二舅爹养的, 蚕豆与青菜是二舅妈地里种的.一切, 都是这片土地滋养出来的.那香, 沁人心脾;

那味, 原汁原味.我曾经跟 一个闺蜜感慨: 喝了三十多年的汤, 只有家里用柴火煮出来的鸡汤, 是最 好喝的. 她说我夸张.只到有一天她 喝到, 才点头信服. 我盛了一碗鸡汤, 大口大口地喝 起来.在说笑间, 每个人都往自己碗 里夹着喜欢的菜, 细细品偿.坐在正 中间的外公外婆, 不时有儿女、 儿孙给 他们夹好吃的.他们满足地吃着碗里 的年夜饭, 脸上布满幸福. 有人说, 谁若是读懂了中国人穿 过大半个中国回家过年的行为, 那 他就读懂了乡土中国, 读懂了当代 中国, 读懂了正在变化与前进中的 中国.此言, 我深以为然.而过年 一个家族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更是 对乡土中国淋漓尽致的诠释.丰盛 的年夜饭,一道是年味,一道是乡情, 一道是家…… 吃过年夜饭, 春晚开始了.大家 围做在碳火旁, 一边看春晚, 一边烤糍 粑.糍粑旁, 是二舅爹白天掏的蜂 蜜.糍粑糌蜂蜜, 我认为是世间难得 的美味.打糍粑是家乡的一种年俗. 年关将近的时候, 村民们就开始泡糯 米, 泡一夜的糯米蒸熟, 然后放在石槽 中, 用木捶进行捶打.糯米很黏, 打糍 粑很费力, 但是那样做出来的糍粑柔 软细腻, 味道极佳.因为费力, 打糍粑 时, 几家要好的人家会约起来一起打, 男人负责打, 女人负责把打出来的糍 粑揉成一个个圆圆的形状.这时, 好 吃的小孩们总是围着揉糍粑的大人们 转, 人大们就会揪几团, 打发小孩子 们, 让其欢欢喜喜的离去.我很喜欢 那样的场景, 感觉特别温馨. 二舅妈说, 现在村里的很多人家 都不打糍粑了, 打的人家也大多换成 了电, 省了力味道却变了.即使费力, 每年过年, 二舅妈还是会约家人用石 臼打糍粑.她说: 不用石臼打点糍粑 吃吃, 总觉得没过年. 如今已五十多 岁的二舅妈没上过学, 她能认的字仅 仅是自己的名字, 但我却看到了一个 农村妇女对年味最深的依恋.那依 恋, 在岁月的最深处, 透着纯朴、 执着. 在这喧闹的尘世中, 难能可贵的 是可以保持这种初心.我们看到, 现 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节奏的生 活, 残酷地蒸发了很多的乡土民俗. 民俗不在了, 我们总会觉得缺失了什 么.还好, 二舅妈的石臼打糍粑恰好 给我补了这一遗憾, 它唤醒了我关于 民俗的一些回忆, 还有停留在心底里 的那份最初的温暖. 是啊!生活是实实在在的, 没有 假设, 不容亵渎, 没有重来.不要嘲笑 生命中朝乾夕惕的 刻板 , 不要选择 那些看似繁花似锦的所谓 捷径 , 要 让自己得到最美好的人生, 我们总要 给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 这样才能更 好的再次上路. 碳火烧得很旺, 糍粑一会就被烤 得 胖嘟嘟 的一个个, 拿在手里, 糌上 蜂蜜, 咬一口, 味道极美.爱美的表妹 说: 这样吃下去, 以前的肥就白减了, 但是, 我怎么能拒绝这样的美食. 外 婆笑呵呵地说: 过年就是要饱, 这样 一年到头才会衣食无忧.吃胖点, 没事. 就是, 吃货的世界是吃饱了再减 肥, 还是奶奶懂我. 表妹找到了平衡 点, 兴奋地说.就这样, 在这有一搭没 一搭的闲聊中, 我看到了家的样子.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 表弟在院子 里放鞭炮.这时, 村里此起彼伏的鞭 炮声响起, 我们高呼: 过年了! 年的 味道, 随着燃放的鞭炮, 飘落在小村的 上空. 大年初二, 我们与外公外婆告别, 去走访别的亲戚.走出很远, 从后车 镜里还看到外公外婆站在原地不动. 我知道, 他们有太多不舍, 随着年岁的 增长, 在每一个细水长流的日子里, 他 们都盼望着在外的儿女、 子孙回家看 望他们. 但每次离开, 他们都会说: 我们 很好, 别老惦记我们, 要好好工作, 照 顾好自己. 这就是他们的一辈子, 对 家人无限的温和与宽容, 守得住寂寞, 咽得下委屈, 吞得下苦水. 家人安好, 他们就安好. 有人说, 现在的年味淡了.但我 想说, 不是年味淡了, 其实改变的是你 自己.你不明白, 只有保持初心你才 会闻到年的味道, 这味道, 可以来自你 与家人相聚时的闲聊中, 来自锅碗瓢 盆的叮当中, 来自酒杯相碰时的祝福 中........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