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9-03-01
责任编辑 刘凌 版式编辑 李妍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4 两点一线 飞跃之旅 ―― ―写在全国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项目试运行之际 长沙高铁南站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一个团队 磁浮列车, 离不开一个人―― ―彭奇彪, 现任中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 主持磁浮交 通系统研制工作.

10年前, 企业负责人一句 你牵头, 搞 中低速磁浮列车 , 彭奇彪从娴熟的电力机车 领域 突然转轨 , 闯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 域―― ―研发中低速磁浮列车. 2005年, 日本开通世界首条中低速磁浮 线路, 令全球侧目.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 的重要研发基地, 株机公司依托50余年机车 技术的积累, 开始向中低速磁浮列车技术领 域拓展. 选中彭奇彪, 也是有考量的. 彭奇彪大 学毕业后一直在株机公司从事机车设计、 研发, 从直流电力机车到交流电力机车, 从普 载列车到重载列车, 还担任过 中华之星 联合动力设计组组长. 但磁浮列车研发, 没有任何基础, 甚 至资料都没有 . 株机公司悄然成立的磁浮技 术开发部, 当时就彭奇彪一个 光杆司令 , 手下一个兵也没有 . 路在何方? 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 国内 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进行过一些前沿性 探索, 没有基础理论积淀、 没有系统性人才 队伍, 产业化成果更没有. 西南交大、 国防科大、 同济大学……磁 浮领域有过涉猎的单位, 彭奇彪都跑了个遍, 一步步向磁浮领域靠拢. 2008年, 株机公司从企业的电气、 自动 化控制等领域, 以及新来的大学生员工中, 精挑细选8位骨干组建一个团队, 专门从事中 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前期研究. 这一年, 被机车业内人士尊称为教授的 刘豫湘当起了学生, 带领研发团队, 坐到了 西南交大课堂里, 扎扎实实地恶补磁浮交通 系统相关理论知识, 这一补就是两年. 边学边干不算难, 最难的是如何留住 磁浮开发团队的人员、 鼓舞大家不断前行 . 没有项目与产品订单作支撑, 开发团队的收 入与企业内部有大量项目和订单支撑的机车、 城轨车辆研发团队相比, 差了一大截. 出于 生计与可预期的发展前途等考量, 意欲转行 的思潮在团队蔓延开来. 刘豫湘回顾道, 那时候, 除了保证大家 的待遇外, 他也想了很多办法, 组织一些体 育活动、 郊游等, 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在成都的时候, 刘豫湘特地带领大家去爬了次大山. 到达山 顶后, 大伙儿深深地明白了刘豫湘的用意: 成就事业如同爬山, 没有今天坚守的意志, 哪有明天登顶的辉煌. 不仅研发人员理论知识缺乏, 制造方面 同样如此. 从事轨道系统、 车体系统、 悬浮 架系统、 牵引传动系统、 直线电机、 线路信 号系统等研制的相关单位, 同样是站在零的 起跑线上. 研发, 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一次受阻 自己没有, 是否可以走捷径, 向国外学 习? 鉴于日本拥有当时世界唯一的中低速磁 浮交通系统运营经验, 研发团队自然将目光 投向了邻国日本. 2010年6月, 株机公司组团赴日本考察, 与拥有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的相关企业 开展交流, 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在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商业化运营了多 年后,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获取大量的订单, 日本企业也意欲进军中国市场. 但合作谈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株机公司原来想购买日本的关键模块, 自己回来组装. 毕竟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具 有较强的系统集成优势, 只要关键核心部件 拿到手, 其他问题比较好解决. 但日本企业不这么干: 只转让制造技术, 且价格坚挺, 折合人民币在1亿元以上! 这意味着, 花个天价, 收获的仅仅帮人 家生产, 而整个系统核心技术, 以及今后的 日常运营维护等, 都得靠日本企业. 是否有其他合作方式呢? 比如开展技术 合作, 毕竟株机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较 强实力, 应该有合作的可能, 考察团暗想. 但日方企业也很 自信 , 压根儿不同意 技术合作. 毕竟日本历经三四十年才在中低 速磁浮交通系统领域实现商业化运营, 而当 时中国在这个领域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双方就像两根平行的钢轨, 没有交会点. 交流一时陷入了僵局. 这么来回拉锯, 大概拖了半年多. 技术合作走不通, 那么合资呢? 这是日 本企业最愿意的: 既能实现产品出口, 又能 占领中国中低速磁浮市场. 带队考察的时任中车株机总工程师杨志 华思量着: 合资, 或许能加快产品问世, 但 真正的核心技术, 肯定得不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