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9-02
12 案例导入掌握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常见心理疾病及其防治. 熟悉并做到正确对待心理咨询. 黄洋事件谁之过 黄洋,复旦大学

2010 级硕士研究生,耳鼻喉科专业,1985 年出生,四川自贡荣 县人,是家里的独子.2013 年考取博士.黄洋同学因饮用饮水机里被投放有毒物质的 水后经抢救无效,于2013 年4月16 日15 时23 分去世.警方介入调查后,锁定同寝 室林森浩有投毒嫌疑.2014 年2月18 日,投毒者林森浩(1985 年出生,作案前刚 获得直升博士生的机会)被一审宣判死刑.2014 年12 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2015 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 人民法院核准.2015 年12 月9日,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11 日, 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

29 岁. 在21 世纪,能力比知识重要,而心理素质比能力更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 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和成才立业的坚实基础.社会、家长对大学生寄予了很高的 期望,大学生自己也强烈期望成才,但同时他们又是一群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 体.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正确的自我 评价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及社会适应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学习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章

13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个人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与当前发展着 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并愉快地生活,同时能够发挥个人的潜力来服务社会.

一、心理健康概念

1946 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 静的稳定状态 . 当前,国内有关著作中通常采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心理健康定义,即 个体心 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 这些定义都将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状态,如个人心境的最佳状态、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或 者最佳功能状态,但没有具体的标准.为了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健 康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提出的两种衡 量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1. 国外学者提出的标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以下

10 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2. 国内学者提出的标准 中国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

8 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 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

14 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

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 此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能安然处之.一 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 际,因此总是自责、自卑;

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却又无法做到完美,于是总和自己过不去,使 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保持平衡,使自己无法摆脱所面临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而且能 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的人能被他人理解,被他人和集 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其人际关系协调,既能在与挚友间相聚时共欢乐,又 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之感;

心理健康的人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等)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 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 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 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们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 息、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也能够克服各种困 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适应现实生活.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适应现实,进 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他们能对周围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并能与现 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 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 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 抱怨自己 生不逢时 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的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状态总 是占据优势,虽然他们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是一般不会长久.他们能 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和自尊自 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狂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 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 (6)人格和谐完整.心理健康的人的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 谐地表现出来.心理健康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适中、合理,待人接物恰当、灵活,对外界刺激 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7)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智力正 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独 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 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5 一般而言,人们可参照上述标准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 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医师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或他人下定论.

三、心理健康的特点 1. 相对性 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有 关,所以不能仅仅从一种行为或者一种偶然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2. 连续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 心理健康 与 心理不健康 不是泾渭分明的对 立面,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是渐进的、连续 的;

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3. 可逆性 如果我们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 至出现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

相反,如果心理有了困扰或出现失衡,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 心理咨询,就会很快解除烦恼,恢复健康的心理. 4. 动态性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心理健康的水平会随着 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所处环境都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受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概 括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1. 客观因素 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对环境的不良反应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