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2019-02-16

另一种是从国际地缘学角度认为气候变化是假命题, 仅仅是发达国家用于压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个工具.

4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现低碳转型是未来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择.习近平主席也曾公开强调: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在这方面不是别人让 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以前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而且今后还会这样做 . 这个并不是外交场合的客套话,而是真正基于中国国情的大实话.哪怕没有气候 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当下雾霾天气的日益严重已凸显出中国资源环境容量的 有限、 暴露出现阶段高碳、 高排放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 争论 先发展, 后治理 , 还是 发展过程中防治治理 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中国面临的是 已经 污染,急需治理 的境地.

三、中国资源环境现状 从中国国情来讲,我们是地大物 薄 ,人均能源、土地、水资源不仅远远 低于美国,也远远低于全球人均水平.中国是 富煤、贫油、少气 的国家,人 均石油、天然气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煤储量也仅仅相当于世界人均一半 左右,而中国现在煤炭消费量是全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以现在储量和 消费量来计算,全世界的煤炭资源还可以供应

200 年,但是中国煤炭储量只能持 续供应

80 年,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估算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煤炭储量只能维持

40 年.从能源安全角度来讲低碳转型,可持续性发展已迫在眉睫. 粮食生产与气候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 , 气候变化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 因素. 为政之要 , 首在足食 , 这是历代治国安邦的经验.

5 过去

50 年,中国自然灾害导致的受灾面积在波动中持续增加,水旱灾害合 计带来的作物损失占 GDP 的2% 左右.在2001 年中国宣布在今后十年投资

4 万 亿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可以说是应对气候的一个非常有利的举措.世界粮油组 织下属的机构,在坎昆谈判的时候发布了气候变化和粮食不安全的评估,把中国 排到第四类地区,即气候变化带来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是相对比较高的. 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 , 是一个国家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低碳转型发展都是实现国家 长治久安的必要选择. 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导向是 内紧外松 ,对外积极 争取发展空间, 对内全面推动低碳转型. 然而在实际执行当中, 往往是 前方吃紧, 后方紧吃 .国内大部分的民众和企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低碳转型的必要性 认识不足,一些地区和人群盲目照搬美国的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常规项目 甚至高碳项目包装成低碳项目套取国家补贴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中国所面临的 很大的问题.

四、实现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政策配合 到现在为止,大量行之有效的实现低碳转型发展举措还是依靠行政命令.非 常典型的就是在 APEC、 阅兵期间, 为了保证良好的天气, 政府严令大量企业停产. 这种行政命令确实立竿见影,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APEC 期间唐山企业停产

6 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百万元,阅兵期间周边企业停产损失估计超过百亿元. 这些事实说明我们环保投入长期欠账太多,一次性买单的代价是高昂的.实 现低碳转型、寻求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政策配合,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推动真正环保意识建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