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2-09
2019 年4月15 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吉玲新华每日电讯 ・7 版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张玉洁)起初她被前辈称作 小樊 ,今 天很多人亲切地叫她 老太太 .

若以生命长度来丈量,樊锦诗 与莫高窟相守的半个多世纪可谓漫长.可在樊锦诗心里,与这座 千年石窟相处越久,越觉得它是非凡宝藏.她接住历史的接力 棒,全心让莫高窟老去得慢点再慢点,保护得好些再好些. 一世黄沙缘 石窟里是沙子,鞋里是沙子,连头发里也钻满沙子.樊锦诗 与莫高窟的缘分就从这粒粒黄沙开始. 她本是江南水乡的姑娘,祖籍杭州,上海长大,个头不高, 人也瘦瘦小小. 她说她成长在新中国,有那个年代人的单纯果敢,坚信 国 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向 .

1963 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她西去 敦煌. 在敦煌研究院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有座名为《青春》的雕 塑.一个齐耳短发的女孩,背着书包,手拿草帽,意气风发地迈 步向前.这正是以初到敦煌的樊锦诗为原型雕塑的. 那时的她对敦煌还无深刻理解,只是被历经千年的色彩打 动. 看一个窟就说好啊,再看一个还是好啊.说不出来到底有 多大的价值,但就是震撼、激动. 可要在大漠戈壁扎下根来,哪能仅靠一时心动.生活艰苦非 常: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如何洗澡是大家避而不 谈的秘密.一卷起沙尘暴就更可怕,黑乎乎的风沙铺天盖地压过 来. 但樊锦诗没走. 开始我也没想在敦煌待一辈子,可能是命 中注定吧,时间越久,越觉得莫高窟了不起,是非凡的宝藏. 涓滴归瀚海 始建于公元

366 年的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从巍巍祁 连山流淌下的雪水,哺育着狭长走廊中的绿洲.丝绸之路上的商 旅使团在敦煌驻足,再出西域、入中原. 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公元

4 世纪到

14 世纪,古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伟大的文化艺术宝 库. 樊锦诗说.

1524 年,明朝政府下令封闭嘉峪关.敦煌从此沉寂,莫高 窟400 多年无人看护,大量洞窟坍塌毁坏.藏经洞被发现后,数 万卷文物又陆续流失到十余个国家. 宝贵却又脆弱, 是莫高窟令人迷恋又揪心之处. 樊锦诗说. 上世纪

40 年代, 前辈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更感召着她. 一批 批艺术家、 大学生放弃优渥生活, 远赴迢迢敦煌, 一去便是一生. 常书鸿、贺世哲、孙纪元、段文杰……

80 岁的樊锦诗一一 找出前辈同仁的名字,又一一写在纸上. 苦都让老先生们吃 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走了,我们不该忘记这些人. 樊锦诗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敦煌莫 高窟,

1950 年文化部将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更名为 敦煌文物 研究所 , 并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病害、 崖体风化和坍塌、 风沙侵 蚀等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问题, 开始了初步抢救性保护. 改革开放后,莫高窟的面貌焕然一新:编制扩大、人才汇 聚、条件改善.

1987 年,莫高窟成为中国第一批进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的遗产地. 改革开放带来开放的头脑和国际视野,我 们开始大踏步向前走. 似水如沙永流传 莫高窟

15 公里外,有一个形似沙丘、又如流水的土黄色 流线型建筑.游客在这里用数字化手段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 生,再去窟区领略历史的风姿. 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工程,是樊锦诗

1998 年起担任敦煌研究院 院长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