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1-31

2016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 人物,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 裁林科认为, 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和创新能力, 为行业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石化行业寻求绿色发展 立足供给侧改革, 推动污染物治理

本报记者徐卫星报道 记者从工信部 了解到, 作为细化落实 《中国制造 2025》 的 重要举措,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牵头编制的 1+X 规划体系, 目前均已发 布实施. 据介绍,

1 是指《中 国制造2025》 , X 是指

11 个配套的实施指南、 行动指南 和发展规划指南.11 个X不是指令性而 是引导性的文件.编制 1+X 规划体系的 目的, 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各级政府、 企业、 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 金融机构等方 面广泛参与, 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短板,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有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 国家制造强 国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 《中国制造 2025》 1+X 体系的落实, 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 责任分工, 以目标为导向, 围绕重点任务、 重大工程、 重点领域梳理凝练一批重点工 作, 明确时间节点, 落实配套政策, 与 《中国 制造 2025》 实施形成全局统筹、 重点推进 的工作合力. 细化落实 《中国制造2025》 11个配套文件均已发布 据介绍, 一般说的笔尖钢, 就是指 笔头;

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 体两部分.目前, 就碳化钨球珠而言, 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还 大量出口;

但直径仅有 2.3 毫米的球座 体, 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 长期 以来都掌握在瑞士、 日本等国家手中, 使得我国制笔行业长期处于加工组装 产业链的最底端.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 拥有制笔企业

3000 多家, 年产圆 珠笔

380 多亿支……然而, 光鲜数字 的背后, 却一直掩盖着这样的尴尬: 没 有一家企业能够掌握高端笔头生产的 核心技术, 中国需要用每吨

12 万元的 价格进口生产笔尖的钢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笔尖加工 精度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 厚度仅有 0.3~ 0.4 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 对不锈钢 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必须 具备优异的耐蚀性、 耐磨性, 还要容易 切削, 且加工时不能开裂. 只有严格控制特殊元素含量、 轧制、 拔丝、 热处理等每一个环节, 才能 达到性能最佳. 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主 任李建民告诉记者, 事实上, 微量特殊 元素的最佳配比设计和精准添加技术 是笔头钢的核心奥秘, 也是国外企业 的绝对机密. 笔尖钢技术怎样取得突破? 早在

2010 年年底, 国家有关部门 就专门组织了调研, 并于

2011 年启动 了 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 发与产业化 项目.而太钢凭借全球 最大不锈钢生产企业的优势, 积极主 动要求承担这项科研攻关项目. 开发这个产品, 太钢没有可借鉴的 资料, 他们必须摸索出一套前所未有的 炼钢工艺, 没有任何参考, 只能不断地积 累数据, 调整参数, 设计工艺方法. 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 辉绵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突破的灵感 来自家常的 和面 , 面要想和得软硬 适中, 就要加入新 料 ;

相对应的, 钢 水里要加入工业添加剂.普通的添加 剂都是块状,如果能把块状变细、变薄, 钢水和添加剂就会融合得更加均 匀, 就可以增强切削性.于是, 他们把 块状的加入, 改成 喂线 加入. 经过5年数不清的失败, 太钢集团终 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 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 又经过十多 次终试后, 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 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 骄傲地写上了 中国制造 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 太钢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