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2019-01-31

老一代农民工这一群体非常庞大,且分布 广泛,需要在制度上加强设计,以解决他们的 养老问题. 对于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村人而言,他们 更加希望和城里的企业退休职工一样拿到养老 金.但事实上,很多长久打工的老一代农民工 并没有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他们动不动就 换地方,不可能连续交费很长时间. 一位来 自德州的打工者说, 当然,(养老金)要和城 里人一样的水平不大可能,毕竟城市生活成本 高,但至少应该能够保证在农村的基本生活. 老一代农民工, 如何 退休

本报记者 李早 居家养老,有心无力 总觉得身上还是不舒服,想留院再观察 几天. 84岁的姜奶奶对自己的主治医生说. 三个多月前,因为骨折和慢性肾病加重,姜奶 奶住进了省城的一家三甲医院.经过治疗,病 情基本稳定的她却提出了继续留院观察的想 法. 也想能早日出院,可是回了家,根本照 顾不了. 姜奶奶的家人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 隐情,出院之后,姜奶奶的日常生活几乎不能 自理,需要24小时陪护.请专业护工,四处难 觅;

家人照顾,平日还有工作,也是有心无 力.面对出院后回家养老的种种难题,住院反 而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家医院病房走访发现,在一些老年人 相对集中的科室,有类似顾虑的家属不在少 数.面对突然老去的父母,和养老过程中对医 疗的特殊需求,简单的家庭养老模式显得有些 措手不及. 山东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 一.据测算,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人 将达到192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7%.其中需 要照料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以及患有慢性病老 人的数量逐年上升,老年人对医疗机构的依赖 不断加大. 而与需求相矛盾的是,公办和民办的养老 机构只能提供基本的日常护理,综合能力强的 大型医院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盈利高的常规医 疗,不愿参与低盈利的养老领域.患病和失能 老人的特殊医疗需求,成了现阶段养老难以满 足的空白地带. 医养结合,更有保障 面对养老过程中对医疗的特殊需求,济南 市曾试点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并于1998 年,依托济南医院的医疗资源,建立了济南第 一家以医疗和养老相结合为特色的老年公寓. 刚开始办的时候,我们也并不了解老人 对于医疗介入的需求到底有多大.现在发现, 供不应求的矛盾很突出.大多数时候,老人和 病人是分不开的,他们确实需要及时的医疗护 理. 在老年公寓工作了5个年头的济南医院 老年公寓主任李斌,对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有很多心得. 李斌介绍,现在医院的养老公寓以收治有 医疗需求的老人为主.在老年公寓里居住的老 人都有双重身份:平时是住在公寓里的普通老 年人;

一旦病情不稳定就可以及时转入医院治 疗,成为住院病人. 95岁的罗奶奶半身不遂,已经在济南医院 的老年公寓住了11年.她的独生女儿宋女士今 年72岁,说起将母亲送入老年公寓常住的初 衷,她无奈地表示, 我也是老人了,自己根 本照顾不了她,要是有个万一,恐怕连上医院 都来不及. 之所以能放心的把年弱的母亲托付给公 寓,宋女士看中的是老年公寓养老和医疗的紧 密结合, 在这里,有比家里更专业和周到的 照料,关键是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得到及时的 救治. 全面推开,仍有难度 15年的探索和发展,让医养结合的运营模 式逐步走入正轨,但是,资金和人员的缺乏还 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公寓继续拓展和完 善的能力. 缺少专业的护工是现在的大难题. 李 斌跟记者算了笔账, 95名需要照顾的老人, 20多名护工,加上轮班休息的工作制,平均五 六个老人能轮上一个就不错了. 在医院做了6年护工的路师傅和记者细数 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从早上6 点半上班开 始,就要给老人梳洗、翻身、上厕所、擦洗、 喂饭……有时同时照料多个老人,工作量成倍 上升.一天忙下来到晚上5点多下班,几乎没 什么休息的时间. 工作机械重复,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老人沟 通,工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这些都让 护工这项工作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李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