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9-01-17
B4 B4 井冈山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JIANGXI DAILY WENHUA GANPO 主编 柳易江 美编 杨数B4 B4

10 第2106期

邮箱: jxrbjgs2017@126.

com

电话: 0791-86849102 征文770

0 江西日报社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三层办公楼, 坐落在豫章路1号院内, 红砖洋瓦, 三角形屋顶, 是我 新闻梦想的起航地.

1972 年9月, 江西日报理论组负责人丁法章到 南昌日报找我, 问我愿不愿意调到江西日报工作. 从市报到省报, 何乐不为?当年10月, 我调进了江西 日报社, 分在理论组, 办公室就在三层办公楼三楼楼 梯右边的第一间. 我在江报的第一张合影就是在老办公楼前, 是 欢送丁法章那天照的.1973 年的夏天, 丁法章调上 海工作.那天, 理论组全体同仁、 报社领导与他在老 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至今完好地保存在我 们的相册里.人一走, 情更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 迎来了理论工作的春天.这个时期, 江报理论组组 长是周金广, 他带领大家紧密联系实际, 研究新情 况, 解决新问题, 于是, 江报理论宣传有了历史性的 突破: 从1979年9月至1981年4月, 《人民日报》 理论 版先后在头条位置转载或首发由我执笔撰写的

4 篇 理论文章, 其中有两篇新华社全文播发, 可谓是一石 激起千层浪. 上世纪

80 年代初, 共青垦殖场是中国大地上一 颗耀眼的新星, 全国数十家新闻单位上百名记者去 到那里采访, 江报抽调精兵强将先后作了4次大型报 道.1983年10月22日上午, 时任江报总编辑姜惠龙 交给我一个任务: 从理论的角度全面总结共青经验, 要我去共青蹲两个月, 一个月搞调查, 一个月写一组 文章.第二天我就去了共青, 夜以继日采访了两周 后, 拟出了一组共

7 篇文章的提纲, 回来汇报后姜惠 龙同意了我的方案, 同时建议后面再加一篇.于是, 我再去共青, 白天补充采访, 晚上埋头写作, 苦战

12 天,

8 篇文章全部完成.回到报社交给姜惠龙, 当晚 他一口气看完, 定稿, 并打印成册, 先报送中央有关 部门和省里领导.之后, 《共青城的兴起调查》 共8篇 在江报连续刊登. 改革开放, 促进了江西日报事业的大发展.1984 年10月1日, 《信息日报》 创刊, 我有幸成为创业者之 一.信息日报的三间办公室就设在老办公楼, 我的 办公室在二层楼梯左边第一间.创业者们一个个斗 志昂扬的身影, 办公室里加班加点的灯光, 一次次从 办公室走出来向江报社委会报喜的队伍, 那情景仿 佛就在昨天. 后来, 报社的办公楼越盖越高, 九层的综合楼, 十九层的新闻大厦, 二十五层的传媒大厦, 但让我 梦萦魂牵的还是那栋三层老办公楼.这是我一生 精力最充沛、 揣着 梦想大步走的

20 年.报社的同事, 报业的发展, 自己 的酸甜苦辣, 都凝 聚在那栋三层老办公楼. 似乎就在转眼间, 《江西日报》 已走过了

70 年. 此时此刻, 作为连续十年荣获江西日报 特等模范通 讯员 的我, 不由得心潮澎湃, 激动难抑.因为, 江西 日报就是我成长的摇篮和进步的舞台.

1960 年, 我初中毕业应征入伍.在负责连队的 黑板报宣传时, 我常会摘录一些 《江西日报》 的内容. 后来, 我也试着向 《江西日报》 投稿, 可基本都是石沉 大海.1964 年, 我在井冈山驻军连队当文书, 接待、 陪同了江报两位女记者在连队采访, 在座谈、 交流中, 她们发现不少好素材, 临走时告诉我, 连队有许多好 传统, 比如自己开荒种菜、 上山砍柴、 为敬老院送木炭 等等都可以写, 但要选好主题. 主题鲜明了, 文章才 有新意和深度. 经她们一点拨, 几天后我就写了一篇 新闻稿, 果然被江报采用. 1965年5月底,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接见了我所在 连队的部分干部指战员, 我采写了 《毛主席, 井冈山战 士向您汇报》 一文, 在 《人民日报》 发表.尝到甜头后, 我就经常拿写好的稿件去当面请教上山采访的记者, 江西日报的许多老师都热情地给我指导, 使我的采写 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不久, 我到吉安军分区当新闻干 事, 主要为 《解放军报》 和江报写稿.记得当时南昌的 部队与吉安驻军联合搞拉练, 徒步从南昌走到井冈 山, 一路上进行传统教育.我作为随军记者, 采写了 《一路行军一堂课――驻赣部队上井冈山拉练》 一文, 不仅被江报在二版头条发表, 还被 《解放军报》 采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我调到吉安市委宣传部任专 职新闻干事.那些年, 我经常去南昌送稿, 我的许多稿 件就是在江报编辑部现场修改后见报的.1993年, 仅 《江西日报》 一版头条, 我就上了8篇. 1998年我出差到南昌, 住在江报招待所, 突发疾 病, 上吐下泻.江报一位记者知道后, 连夜把我送到 医院就诊, 第二天, 他还从家里煮了稀饭送到医院. 在他的关心下, 我很快康复, 这份情谊令我终生难忘. 江西日报是我的贵人, 我退休近20年, 每年都自 费订阅 《江西日报》 , 一日不看就不舒服.记得有段时 间我到乡下做客, 村里没订江报, 我就每天步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