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笨蛋爱傻瓜悦 2019-01-15
E-mail:whongbo2@sina.

com

10 2019年 5月 15日 本版编辑: 王洪波

电话: 010-67078574 书评周刊 ・ 社科 近日仔细翻阅王绪琴教授所著 《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易学本 体论的建构及其问题》 一书, 为书中的 一些阐发所吸引.该书是对北宋初期 儒学如何通过对 《易经》 的诠释进而建 立理学本体论所进行的梳理和阐发. 作者认为张载与程颐分别通过对 《易经》 的阐释重构了儒家的本体论, 成 为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为后世儒 学开创了两种发展的路向. 而书中张载工夫论部分特别引 起了我的兴趣.所谓的工夫论, 就是 思想家为达到自己设想的理想境界 而设计的道德实践与生活实践的方 式与途径.作者在该书

第四章对张 载所提出的工夫论进行了详细的梳 理和论述, 在其中的

第四节, 作者从 继善成性 与 变化气质 的角度论 述了张载的工夫论路线. 在张载看来, 气是构成宇宙的本 体, 万物由气聚而生成, 因此人自然 也是由气化成而来, 游气纷扰, 合而 成质者, 生人物之万殊 ( 《正蒙太和 篇》 ) .故此, 人性中也就必然包括了 天地之性 和 气质之性 .张载说: 天授于人则为命, 人受于天则为 性.形得之备, 气得之偏. ( 《张子语 录中》 ) 大意即是: 人的生命是由上天赋 予, 同时人在接受上天赋予时也就有 了性 (人作为人的规定性) , 而这个性 则是 天地之性 ;

但是, 人一旦成为 有形体的具体存在者, 就一定有在气 质禀受上的差异 (张载以气得之清和 浊来区分) , 这部分人性叫作 气质之 性 .显然, 天地之性是先天的和圆 满的人性, 而气质之性是后天的和不 圆满的人性.在张载看来, 人生的意 义和目的就是要保持人的天地之性, 同时改变和修养自己的气质之性, 进 而获得一个圆满的人性. 王绪琴教授认为, 张载是通过对 《易经》 的重新阐发解决这一问题 的.张载在解读 《系辞传》 中 继之善 也, 成之性也 一句时说道: 言继继不已者善也, 其成就者性 也.仁知各以成性, 犹仁礼以成性, 勉勉 而不息, 可谓善成, 而存存在乎性……性 未成则善恶混, 故而继善者斯为善 矣.恶尽去则善因以成, 故舍曰善而曰 成之者性也 . ( 《 横渠易说 ・ 系辞上 》 ) 承继天赋予的本善之性而不已, 就能够成就自己的天地之性.即使 性还在善恶混杂的状态下, 只要坚守 善端也终将为善也.恶的成分去除 干净了, 善性也就修成了, 此善性之 修成并不是人心转变为一新的本性, 而只是复归原赋的本性而已, 故曰成 之者性也.或者可以理解为, 所谓的 继善 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天地之性;

但是, 只是守着善性却无法解决人性 中的 恶性 (气质之性) , 在张载看来, 改变人性中的 恶性 必要通过 变化 气质 的修养过程.因此张载说: 为学大益, 在自能求变化气质, 不 尔皆为人之弊, 卒无所发明, 不得见圣 人之奥.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 变化 气质与虚心相表里. 《经学理窟 ・ 义理》 大意即是: 人唯有通过不断学习 才能自求变化气质, 变化气质是外在 的方法, 虚心向善才是内在的方法, 变化气质工夫坚持得越久, 则气质之 心就会越变得宁静空灵.所谓的 虚 , 不是空虚之义, 而是澄澈清通 的意思, 虚空清通则智慧生也, 即如 所谓 渣滓日去, 清虚日来 , 日渐返 于天地之性也. 虚 是本体的属性, 人能体会虚静, 则能与本体为一.虚 相对的是实, 人心如果不虚而有实, 则是充满私心欲望, 就无法体认天道 本体, 因此 虚心 同时还是一种修养 工夫, 它与变化气质为表里体用关 系, 相辅而成. 还需要指出的是, 在古代的 为学 内容中, 只有关乎道德的知识才 是为学的唯一内容, 这和西方古希腊 思想家苏格拉底所说的 知识即美 德 的内涵相似, 在古希腊时代也认 为, 一切知识只是关于美德的知识. 当然, 在发达开放的今天, 关于道德 的知识早已不再是唯一的和全部的 知识了, 它只是庞大知识体系中的一 小部分而已.但是, 张载的工夫理论 告诉我们, 能够 变化气质 的知识必 定是关于美德和良知的知识, 这一点 在道德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也不无 启示.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功用性目 的时候, 也应该适当关注知识的道德 意蕴, 知识的终极目的不过是帮助我 们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如果它反过 来会伤害到我们的美好生活, 则必须 加以警惕, 只有人性的美好才能使得 幸福更加长久. 因此, 变化气质 就是去除人性 中 杂质 的办法和途径, 人因为形体 之限, 私欲之杂, 必然有气质之性. 俗常之人, 会放纵自己的私欲而变得 肆无忌惮, 而善于学习的人, 则会克 制自己的私欲, 逐渐改变自己的气质 之性, 最终达到圆满的人性, 进而获 得美好的人生. 与二程相比, 张载 变化气质 的 工夫关注到普通人的 先天不足 , 因 此在后天道德实践中也特别注意工 夫次第的设计, 使得普通人可以循序 渐进, 点滴改良 , 最终实现个人道 德的完满.二程说: 吾学虽有所受, 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 《程 氏外书》 卷十二) 二程更为强调天理 作为道德的内在性, 这就注定了在工 夫论的设计上, 二程会更注重内心的 体悟.程颢说: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者, 天理俱 备, 元无少欠,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父 子君臣常理不易, 何曾动来?因不动, 故言寂然.虽不动, 感便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