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01-11

2018 2018年度四川好人的人物故事 年度四川好人的人物故事, , 让我们向好人学习 让我们向好人学习、 、 为好人点赞 为好人点赞. . 用善心传递爱与美 ――我市入选2018年度第一季度四川好人人物故事展登 丈夫离世 她是家的脊梁 一提到自己的婆婆、 女儿、 儿子, 姜兰珍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在 她眼中, 婆婆待她视同己出, 女儿 文静乖巧, 儿子孝顺活泼.殊不 知, 姜兰珍的家是一个特殊 三合 一 家庭, 但20 多年来, 家就是她 的归属, 她就是家的脊梁. 1994年, 姜兰珍结识了同乡李 锡勇, 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婚后 不久有了儿子, 一家人其乐融融. 就在一家人尽享幸福的时候, 丈夫却因尘肺病于

2008 年病逝, 留给她的是78岁的婆婆和10岁的 儿子. 在李锡勇弥留之际, 姜兰珍向 他发誓: 我在家就在, 一定把咱 妈、 咱儿子照顾好. 从那以后, 姜兰珍成为了整个 家庭的主心骨、 顶梁柱.当她撑持 不住的时候, 想起自己对丈夫的承 诺, 在困境中, 她也从未放弃过对婆 婆、 孩子的精心照料. 年迈的婆婆因生病不能行走, 她便背着婆婆去输液, 从未有过一 声抱怨.20 多年来, 每天的饭菜姜 兰珍都要照顾婆婆的胃口, 还变着 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如今, 婆婆已经

87 岁高龄, 在 儿媳的精心照料下, 她口齿清晰, 身 体依然很硬朗. 重组家庭 她用爱温暖亲人 后来, 同乡何龙军被朴实勤劳的 姜兰珍所打动, 与她组成了家庭.何 龙军与前妻育有一个女儿, 组成家庭 以后, 儿子、 女儿姜兰珍都视同己出. 姜兰珍非常注重家庭子女的教 育, 经常用自己文化程度低的体会 来引导儿女的学习, 而且在子女的 学费问题上从不吝啬.只要是正当 的费用, 不管花多少钱, 她都会给 予.由于教育有方, 儿子不但考上 大学, 而且在学校还被列为中共预 备党员, 目前组织正进行培养考察. 姜兰珍还给孩子们树立起了自 立自强的榜样.何龙军每年3-9月 在甘孜州务工, 能挣到7至8万元的 劳务费, 加之在家栽种水果的收入, 在当地已算中上水平.何龙军把挣 钱的事包在自己身上, 想让妻子生 活得轻松一些, 照顾好家庭.但姜 兰珍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们树立起积 极上进的榜样, 在料理家务之余, 她 承包土地发展花椒、 苹果等种植业, 靠着勤劳的双手, 年收入与丈夫不 相上下. 何龙军外出打工, 常年不在家, 女儿何丹与姜兰珍以及奶奶的关系 却格外融洽. 何丹正在读中学, 乖巧懂事, 对 奶奶非常尊重, 有好吃好喝的总要 让给奶奶.她把姜兰珍视为自己的 亲生母亲, 不论屋里屋外, 一口一个 妈妈, 喊得让人羡慕. 兄妹俩的感情更是羡煞旁人. 在外读书的儿子, 特意为妹妹邮寄 来有益成长的书籍, 鼓励她认真读 书, 考上好大学, 走出大山去看外面 的世界;

妹妹悄悄地把继母、 父亲给 的零花钱存起来, 一心想着给外地 读书的哥哥用. 何丹说, 姜妈妈给了自己一个 暖洋洋的家, 有了姜妈妈, 自己再也 不是留守儿童了. 姜兰珍家尽管是 三合一 家庭, 但家中处事完全平等, 不管是哪 个表态都能算数, 夫妻二人也是相 濡以沫, 彼此扶助, 家庭成员之间从 未有过闲言碎语.何龙军在姜兰珍 的感染下, 同样善待家中的老人, 在 外务工时, 在电话中常嘱咐姜兰珍 要多留意老人的身体和生活. 婆婆是单立户口, 她的儿子李 锡勇已经去世, 按理可以申请农村 五保 , 姜兰珍不但没有去找村委 会申请, 而且连农村低保也只字未 提.在她眼中, 自己有能力赡养老 人, 就不应该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她常说, 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 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但如此, 她还带动村里的妇女遵守村规民约 等法规, 积极参与调和家庭矛盾, 在 她的影响下, 富厚村村民的家庭生 活越来越融洽. 点评: 在这样的一个组合家庭, 姜兰珍的爱是润滑剂、 是纽带.她 用自己的爱心, 将原本没有血缘关 系的三个家庭, 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让幼有所养、 老有所依,整个家庭散发着浓浓的亲 情. 知恩感恩 传承尊老爱幼乡风 万年村的乡亲们管苏启彬叫 苏屠夫 , 这自然而然地就道出了 他的职业――一名屠宰匠, 他经营 着一个屠宰场, 靠杀猪宰牛为生. 面相敦实而孔武的 苏屠夫 , 内心却细腻又充满善意, 对村里的 老人十分尊重. 初见苏启彬, 他正在屠宰场里 忙碌着, 一双臂膀粗壮有力, 手起刀 落甚是利落.他和妻子将这个占地 200多平方米的屠宰场收拾得干净 利索, 没有任何异味. 干这行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