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9-01-04
责任编辑 吴晓华 版式编辑 刘也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观察 ・ 要闻

03 湖南日报记者 龚柏威 通讯员 廖文 楚峰 30余艘满载芦苇的船, 一字排开停靠在 码头,芦苇却不能上岸,造纸的机器也已停止 运转……薛永祥说,这是他 人生最糟糕的时 候 ;

芦苇燃料乙醇项目已有眉目,政府正在 积极组织协调,专家团队已完成创建,自己可 能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薛永祥又觉得, 这是个 最好的时代 .

薛永祥是沅江金太阳纸业的董事长, 2019年,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全面退出,薛永祥 正在积极谋求升级转型.他说,转型成功,他 这家洞庭湖畔的企业, 面向的是像海洋一样 广阔的新能源市场. 沅江市约有45万亩芦苇, 是造纸的主要 原料,在失去造纸这个市场后,该市芦苇产业 该走向何处?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科学利用芦苇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这不仅仅 是横亘在薛永祥一个人面前的问题. 一场供给侧改革的硬仗正在沅江打响, 薛永祥只是其中一名参战队员. 芦苇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3月20日,和风暖阳,春天的气息日益浓 郁,记者在沅江的芦苇场看到,整片整片的芦 苇还留在湖洲上. 芦苇没有纸厂消纳, 也就 被弃收了. 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市 管理局产业开发办主任熊立波说, 全市境内 还有大半芦苇没有砍伐.没有经济效益,供需 就会失衡,过剩的芦苇不仅被废弃,还会埋下 各种隐患. 漉湖芦苇场的居民熊毅正考虑是否外 出打工,早两年,他一家人每年可通过种植 芦苇获得10万余元收益, 今年不要指望它 有什么收益了. 据漉湖芦苇场经济发展办 主任庄智介绍,该芦苇场有8000余名居民, 今年已有千余名青壮劳动力外出谋生,现 在他们要组建芦苇场的防火和防汛队伍都 有很大压力. 这也是沅江市防汛指挥办专家担心的一 个情况,沅江有漉湖和南洞庭两个芦苇场,曾 有约2万人完全依靠芦苇生活,芦苇不能产生 经济效益,大量劳动力必定赴外谋生,防汛时 恐怕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不仅如此,如果 在旱期,过剩的芦苇枯萎,形成的漂浮物会阻 塞水利抗旱设施. 更长远的担心还在生态环境方面. 熊立 波说,已有前车之鉴,2017年9月,河北雄安新 区公开征集芦苇综合利用方案, 保护白洋淀 生态,当时该地芦苇编织产业严重萎缩,芦苇 因收割、管护不到位,退化严重,部分芦苇残 体倒伏在水中腐烂,直接污染白洋淀水质,造 成水质富营养化,芦苇不兴利反而生害. 湖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 员方志辉说, 芦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 受性,可净化水体污染物,并对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 有较强的吸收、 转化和储存能 力,对洞庭湖流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氮、磷 及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和降解作用. 芦苇 的经济价值不能继续挖掘, 弃收后管护措 施会随之减少, 管护不到位,3至5年时间 内,洞庭湖的芦苇将从过剩走向退化.如果 其净化功能减弱, 会影响到整个洞庭湖的 生态环境系统. 如何充分发挥芦苇的生态功能, 将生态 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已经成为沅江全 市上下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又是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持续发展壮大 沅江芦笋 产业,是今年 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芦苇转型思路 之一.在这条路上,沅江已经奔跑了5年有余, 2014年,沅江决定推进沅江芦笋产业化建设, 2017年, 沅江芦笋 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 地理标志登记和中国绿色发展中心 绿色食 品 认证.2018年底,沅江芦笋生产企业增加 到24家,芦笋食品产量达3万吨,综合产值由 2017年的25亿元增加到30亿元. 曾建德是湖南湘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 事长,2015年回乡创业, 专做芦笋食品开 发,去年,曾建德追加投资300万元,引进了 一条年产量5000吨芦笋食品的现代化生产 线.现在即将进入芦笋采摘季,他已经组织 好了一支2000人的临时用工队伍, 芦笋采 摘的时间短,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抢占市场 先机, 芦笋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曾建德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他的公司先后 获得各种项目补贴百余万元. 芦苇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的信号强烈 刺激着各大小芦笋加工企业, 今年1月20 日, 漉湖芦苇场和湖南三一通达食品有限 公司签订新的协议, 加快芦笋食品开发力 度.整个春节,三一通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 长龚立军没有休息, 带领员工加班加点粉 碎苇林, 以确保芦笋的正常生长.2018年, 该公司产值达到了50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 1500万元. 随着芦笋产值不断增长, 沅江芦笋 的品 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18年6月21日, 湖南 省农委、省林业厅、省粮食局明确 沅江芦笋 为沅江市 一县一特 特色产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