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9-01-04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解析: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 2.【答案】BCD.解析:洛克的 白板说 属于环境决定论. 3.【答案】BC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 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 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答案】BCD. 5.【答案】ABCD.解析: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来解释人的发展的建构过程.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 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因材施教. 2.【答案】*.解析: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产物是人的片面发展. 3.【答案】*.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对各种官能的训练而不是训练的内容. 4.【答案】*. 5.【答案】√.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其中校风、班风、 师生关系、教室的座位编排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6.【答案】*.解析:心理过程不包括行为过程. 7.【答案】*.解析:亮度提升,感受性在降低.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四、辨析题 1.【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是错误的.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并 非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所有情况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有些预设外的情况根本无法开发成课程 资源.题目中的观点是盲目而机械的,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观是相违背的. 所以,题干表述错误. 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都属于内部因素,其中,天资、能力是不可 控的、稳定的内部因素,心境是不可控、不稳定的内部因素,而努力属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部因素. 所以,笼统的把努力归为不可控因素是错误的. 3.【参考答案】此观点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 质、环境和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影响人的发展的遗传因素、环境、教 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他们是一个系统,不能 孤立地、片面地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4.【参考答案】该说法正确.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当然创新是实 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5.【参考答案】此说法是错误的.民主平等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一视同仁地与 所有学生交往, 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 但不是满足学生的任何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6.【参考答案】该说法正确.此观点要求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 传授知识更有用.这句话旨在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传授知 识更有用.教师应始终遵循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的规律. 7.【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 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 一刀切 ,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 渡.故题干说法错误. 8.【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当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时, 便会在认识上、 行动上保持一致, 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 这是班级形成的基础,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班级奋斗目标,故本题说法是正确的. 9.【参考答案】该说法正确.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 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