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8-12-31

(三)发展目标 发展规模.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00 ―

8 ― 亿元,比 十二五 期末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左右;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2%左右,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R&

D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3.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授权 量占全市比重在55%左右;

十三五 期间新建5家以上的技术 创新联盟、5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 企业竞争力.到2020年,培育形成5家左右百亿级行业领军 企业, 3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 5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自主品牌的重点创新型企业. 集聚发展.到2020年,10条左右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 略性新兴产业标志性产业链基本形成, 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 志性高地5家以上,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产业空间 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三、发展方向 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按照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 发展集聚化的要求,全面发展、梯度推进、重点突破,发展壮大 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高端装备 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四大成 长产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

(一)海洋工程产业 围绕构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针对薄弱技术环节,加―9―强应用技术研究, 推动海工装备技术升级, 采用自主创新和引进 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方式, 解决海洋工程装备新兴产业产业化的技 术短板, 补足海工装备配套及生产性服务支持, 推动海洋工程装 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海工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整合上游 原材料和配套系统供应商、 海工装备设计及承建商, 下游海上钻 采服务商及海洋开发、 应用企业等各类资源,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 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提高整条链条的整体竞争 力.加强海工装备配套服务发展,提升海工装备自配套率,逐步 由目前的中低端配套向附加值高的核心高端配套发展, 实现进口 替代. 到 十三五 末,基本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 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培育中远船务、招商重工、吉宝重 工等重点海洋工程装备企业, 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 技术, 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产业创新体 系完备,产业链完整.

(二)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发挥优势、 拓展领域、 重点突破、 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为实现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化、 集聚化发展. 坚持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科技支撑的原则,推进兼并重组,做强做 大企业规模,鼓励大企业抢抓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主动与同类型的优势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联合, 占据行业发展制高 点;

培育重点基地型、龙头型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向创新园区、 ―

10 ― 特色产业基地集中, 推动骨干企业跨越式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与 大企业配套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 力,建立协作关系,迅速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价值. 统筹规划布局, 构建产业体系. 结合资源、 要素优势和特点, 合理定位新能源产业规划与布局, 着力发展风力发电及风电装备 制造、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等关键领域,合理布局启东、海安、 如东、 通州湾示范区等一批新能源产业基地. 开发引进新能源整 车集成、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电池、管理及控制系统等产品和 技术,突破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推 进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力争突破安全性、 一致性、 循环寿命、 能量密度、成本、关键材料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瓶颈,打造如皋、 海安、 苏通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区. 积极鼓励重点企业建立新 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 高竞争力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企业, 形成全市分工明确、 重点 突出、差别发展、板块联动的产业体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