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8-11-19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课程改 革, 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历史惯性.

社会舆论对每次 课程改革的效果褒贬不一.特别是对最近一次课 程改革的评判, 既有重大改变的肯定论, 也有 一地 鸡毛 的否定论.课程改革是否需要继续?答案是 肯定的.因它符合历史发展辩证法的规律, 符合社 会变革的需要, 符合教育走向完善的要求. 那么, 站在历史坐标上, 应该具有什么样 的课程改革态度? 历史责任感.作为站在历史坐标上的教师, 参与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从新民主 主义时期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教育理想开始, 到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 服务的执着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凝聚 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一路走来, 广大教师积极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朝着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 生的一切 的目标不 断前进, 开启了新课 程改革, 推动了以课 程为载体、 以教师为 主体、 以课堂为舞台 的整体性改革.时下, 教师又踏上培养 必备品格 和 关键能力 的核 心素养之路, 心怀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 千里 的责任感, 投身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 历史使命感.身处教育改革的时代, 这场课 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近年来, 国家对 教育在管理、 经费、 人力多方面颁布了系列支持 政策, 特别是建立健全了教师管理与发展制度, 奠定了课程改革的强大基础.因此, 教师要在系 统地反思已有课程改革得失、 洞察世界教育发展 趋势、 思考我国教育改革路向的基础上, 以持续 不断的自身专业发展为支撑, 立足教育、 教学的 本职岗位, 不但精心做好学情研究、 课程开发和 教学设计, 而且有效实施课前指导、 课中教学、 课 后辅导等工作;

不但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而且 做好与家庭及社会的教育联络、 配合工作;

不但 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坚持以教研支撑教学 质量的可持续性;

不但做好学生教育及学校工 作, 而且做好自身终生学习和专业持续发展;

不 但有效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持续提升, 而且积极 促进同伴专业发展;

不但完满推进自己课堂的教 学改革, 而且参与学校整体的课程改革;

不但关 心区域内的课程改革, 而且补益于区外课程改 革.如此等等, 这些都是身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 课程改革人所应该担当的使命. 历史方向感.作为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教 师, 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方向感.就课程改革 的历史时长轴看, 我们过去在反思应试教育的 基础上, 参与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参与了推进素 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 亲身经历了 知识与技 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的课堂教学. 在当前我国学生存在身体素质滑 坡、 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负面情绪较多、 实践和 创新能力不足等素质发展不全面等问题 的形 势下, 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出发, 培养学生的人文 底蕴、 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 责任担 当、 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这不仅对各级各类学 校提出了系统性、 整体性变革要求, 而且对身处 其中的教师提出了是否可以胜任的挑战.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教师唯有把握好历 史前进的方向, 才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教师, 站在课改的历史坐标上 西南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唐智松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3版2018年9月12日 教师节特刊 教师节特刊 主编: 高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