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2018-10-20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1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 (初中化学) 考点・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 间没有发生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但物理变化过 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考点・溶解度 1.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 g . 固体物质溶解度: g S m m

100 ? ? 剂质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属性(由结构决定) ;

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的影响. 大部分固体升温,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少部分固体升温,物质的溶解度基本 无影响,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升温,物质的溶解度降低,如碱石灰. 2.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如A) ,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 态是饱和状态. (2)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如D) ,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 等,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 (3)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如B) ,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 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如C) ,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 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 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为 NA, 单位是 mol -1. 国际上规定,

1 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0.012 kg

12 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 . n,NA,N(粒子数)之间的关系为:n = A N N ,NA = n N ,N =n・NA. 考点・离子共存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四反应. 一色,即溶液颜色. 二性,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四反应,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 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如Ba2+ 与SO4 2- 、NH4 + 与OH - 等. (2)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 ,NO3 - (+H+)与还原性离子 Fe2+等. (3)双水解反应,如Al3+ 与HCO3 - 、Al3+ 与AlO2 - 等不能大量共存. (4)络合反应,如Fe3+与SCN- 等. 2.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 (1)Al3+ 与HCO3 - 、CO3 2- 、AlO2 - 、SiO3 2- 、HS - 、S2- 、ClO - . (2)Fe3+ 与HCO3 - 、CO3 2- 、AlO2 - 、SiO3 2- 、ClO- . (3)NH4 + 与SiO3 2- 、AlO2 - . 特别提醒:NH4 +与CH3COO- 、HCO3 - 虽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 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3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以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 总和 中. 3.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4.应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根据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或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 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偏移) . (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4)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关系图: 考点・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 (1)焓判据 许多自发过程都有由能量较高状态向能量较低状态转化的倾向,绝大多数放热反应 (ΔH0,则为自发反应,且ΔS 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ΔH)和熵变 (ΔS)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依据如下: ΔG=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考点・元素周期律 内容同周期 (从左到右) 同主族 (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得电子能力 失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氢化物的 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H3PO4H2SiO3 考点・化学平衡的移动 条件的改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 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 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 增大压向气体体积减小 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向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移动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改变压平衡不移动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