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09-03
修风箱 旧日河北的农村, 风箱属于一宝.

"民以食为天" , 青壮劳力吃饱肚皮方能 劳作, 一日三餐地煮肉熬米, 微火细炖, 自然少不了风箱助阵.逢午饭时分, 家 家锅灶边发出 "吧嗒吧嗒" 的声响, 随即 小米、 绿豆入锅, 米粥的香味便四散开 来, 刺激着放学回来的孩子们的嗅觉. 走街串巷修风箱的多是老人, 肤色 黝黑, 手抓风箱杆, 肩扛装鸡毛等工具 的大袋, 进村大声吆喝: "箍风掀哩, 箍 风掀哩……" 他们习惯把风箱说成 "风掀" .女人们闻声伸头望去, 只见修风 箱的老人在十字街的树荫下一坐, 不多 时破旧的风箱们便堆积在一起.或拆 或擦, 或箍鸡毛, 或换内板……一架架 损坏漏气的风箱顷刻恢复了原状. 风箱是华北平原上的古老之物, 又 称橐龠, 传说战国时期就已经存世.南 宋时发明了拉杆活塞式风箱, 明代 《天 工开物》 亦绘有多种风箱的图形.古代 风箱大者做冶铁工具, 小者为炊具, 选 材以泡桐、 椿树为佳, 部件分上下盖、 上 下梁、 风道、 毛头板、 拉杆、 前后呼嗒等, 箱体榫卯相接, 水胶粘合, 做工精细, 是 过去家家厨房必备的工具.现在家庭 天然气、 电磁炉使用普遍, 曾经袅袅升 起的炊烟、 穿行在巷子里修风箱的老 人, 已经成为昨日的记忆.

14 2019年5月20日 责编/安军玲 美编/刘晔 人文燕赵 本版投稿

邮箱: hyning59@163.com 正在逐渐消失的 徐东坡/文2000 多年前, 燕 赵文明繁荣兴盛, 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具有代表性的传奇.河北地大物博, 历史文化悠久, 古老 的燕赵文化造就了河北人忠厚豪爽、 朴 实安分的性格, 也赋 予了河北人吃苦耐劳、 专注敬业的工匠 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大量的老 手艺传承已久, 源远 流长, 高超的技艺蕴 藏了民间手艺人的聪明与智慧, 它们曾 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当代河北 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今, 随着时光 的流逝, 它们正在悄 悄远去, 直至消失. 打铁 "半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 人" 是旧时铁匠师傅们的真实写照.过 去的村庄, 一般都有一到两家铁匠铺, 铁匠师傅们把这些祖传下来的打铁手 艺, 使唤得心应手、 出神入化. 如果你到了打铁的现场, 一定会被 那热火朝天的场景所感染: 四溅的火星、 挥舞的铁锤, 无论是锨、 耙、 镰、 犁、 铲等生 产用具, 还是刀、 斧、 剪等生活工具, 铁匠 们只需要用一台铁砧、 几杆锤头、 两把夹 剪, 再加上炉火升腾, 风箱鼓起, 坚硬的铁 块被渐渐烧红变软, 大锤、 小锤的几番捶 打, 农家所需的铁器用具就被打造出来了. 打铁是一门辛苦的手艺活儿, 过去 讲 "世上有三苦, 撑船、 打铁、 磨豆腐. " 锻打的铁器要在炉火中烧红, 移到铁砧 上, 师傅是主锤, 徒弟管锻打, 小锤指引 敲击点, 大锤用力挥动, 打铁需要师徒 之间配合密切, 更要有心灵上的默契. 除了技巧, 还需要体力的支撑.打铁的 流程工序分为选料、 锻打、 定型、 抛钢、 淬火、 回火等十几道, 每道都要精心准 备, 不能偷工减料.而今, 工业集团化 生产、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让传统的铁匠 活儿失去了市场, 渐渐地让这门技艺走 上了消亡之路, 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弹棉花 "檀木榔头, 杉木梢;

金鸡叫, 雪花飘" , 形象地道出了弹棉花的手艺特点.过去在 河北一带, 适逢人家结婚嫁女, 都要用新棉 花弹成棉絮, 给一对新人做几床暖和的被 褥;

家中的旧褥、 旧被子用久了, 老棉花一经 弹制, 也开始变得柔软如新.弹棉花是过去 河北人家离不开的手艺活儿. 弹棉花工匠的手艺都是祖传, 师傅带徒 弟或父传子.一弯弹弓、 一张磨盘、 一个弹 花棰, 成了他们生存的工具.弹棉是将去籽 的棉花用专门的弦弓来弹制, 木棰频击.工 匠手法纯熟, 不消片刻, 板上的棉花就会变 得蓬松轻软.中间的这个过程, 仿佛是一场 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表演.听一阵阵弦响, 看片片棉絮纷飞, 在不知不觉中, 一堆散乱 的棉花就神奇地压成了做被子的材料.此 技元代的王祯在 《农书 ・ 农器 ・ 纩絮门》 有载: "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 用竹制成, 四尺左右 长;

两头拿绳弦绷紧, 用县弓来弹皮棉. " 平 时匠人们走街串巷, 露天作业, 非常辛苦. 这辛苦却也意义非凡, 在寒冷的冬天, 不知 能给多少人家送去温暖.

20 世纪

90 年代, 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弹 花机, 效率大增, 基本实现了弹棉的规模化 生产, 手工弹棉技艺日渐衰败, 弯弓、 磨盘、 弹花锤等工具被封存, 还有那一声声弹棉花 的弓弦音, 也被遗忘在了岁月深处. (上) 老老手手艺艺磨剪子抢菜刀 有一首刘欢唱过的老歌, 叫 《磨刀老 头》 , 曾经风靡大街小巷.那时候, 也是 "磨 剪子抢菜刀" 这门手艺红火的年代. 试想一下, 谁家的剪子菜刀没有钝过? 锋利的剪刀是女人裁衣的利器, 快刀是男人 们剁肉的好工具.每次窗外响起了 "磨剪子 抢菜刀" 的悠长吆喝, 母亲便会收拾出菜刀剪 子, 让我跑出去寻找磨刀师傅. 磨剪子抢菜刀是个细活儿.先说剪刀, 不会磨的越磨越钝.剪刀口是两个斜面, 小 斜面薄而小, 决定着锋利与否, 磨时要按照 固定的角度, 保证剪刀交叉时能形成一个锋 利的剪刃.过去的菜刀多用手工打制, 用得 久了, 表面上坑坑洼洼, 刃口崩缺不平, 经磨 刀师傅细细研磨后, 刃部光滑, 锋利好用. 传说磨刀这门手艺源自过去的打磨铜 镜, 因 "磨" 容易产生 "磨刀霍霍" 的联想, 避 嫌改用 "抢" 字.这些走街串巷的磨刀师傅, 车挂长凳, 面容和蔼, 斜挎的包里装着油石、 斧子、 钳子等工具, 磨刀的间隙还不忘抬头 吆喝几声, 那音调 被特意拉长, 抑扬 顿挫.而现在, 他 们越来越少见了, 那一声响亮的吆喝, 慢慢地消失在 岁月的更迭里. 剃头 有一句大俗话, 叫 "剃头的挑子――一 头热" .它的出处来自于 "剃头" 这门手艺. 过去农村的集市, 总能看见这样的老 人, 瘦瘦弱弱, 两鬓斑白, 肩上扛着一副挑 担, 颤巍巍地走在去往集市的路上, 担子一 头儿是生着炭火的小炉, 另一头儿是坐具, 无论走到哪里, 把挑担一放, 吆喝几声, 就能 开张做生意.人们在这里剃头刮脸, 享受着 全套的服务, 也不过花几角钱. 据传, 剃头的行业来自清兵入关以后, "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 , 后来这个行当 慢慢兴旺起来.在河北城乡, 最初的剃头匠 叫 "待招" , 非官员不能担任, 后来演化成了 一种师传的手艺.可别小看了剃头匠手中 的这把剃刀, 它只有巴掌长短, 宽寸余, 却锋 利无比, 操作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 没有十 数年的功底很容易伤到人.好的剃头师 傅, 手法讲究 "快" "准" "稳" , 毛巾热敷, 用 刀利索, 几个来回, 粗硬的胡茬一扫而 光.当今河北一地从事剃头的师傅已经 寥寥无几, 用剃刀剃头的手艺也面 临着断代失传. 一二三五四(下转15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